秋虫

白霜降百草,候虫寒自吟。

不知抱何恨,唧唧无停音。

歘尔惊客梦,悽然感离心。

羁臣肠欲断,岂事雍门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霜降百草,寒气逼人,候虫在凄冷中独自吟唱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秋虫的哀鸣,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寂静与悲凉,更借以抒发了内心的离愁别绪和羁旅之苦。

“白霜降百草”,开篇即点明季节,霜白而浓,覆盖着大地,暗示了秋季的寒冷与肃杀。“候虫寒自吟”,候虫在寒风中发出凄厉的叫声,这声音仿佛是自然界对秋日的哀叹,也触动了诗人的敏感心灵。“不知抱何恨,唧唧无停音”,诗人对秋虫的叫声产生了好奇,它究竟在诉说着什么哀怨?然而,这声音却如泣如诉,没有片刻的停歇,似乎在表达着一种无法言说的痛苦或思念。

“歘尔惊客梦,悽然感离心”,秋虫的叫声突然惊醒了诗人的梦境,同时也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离愁别绪。羁旅之人,远离家乡,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听到这样的声音,更是让这份情感愈发强烈。“羁臣肠欲断,岂事雍门琴”,诗人感叹自己就像被囚禁的臣子,心肠几乎要被这种孤独和思念所撕裂,又怎能弹奏出雍门琴那般悠扬的旋律来排解心中的愁苦呢?

整首诗通过秋虫的哀鸣,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凄清之美,又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展现出宋诗中常见的借物抒情的艺术手法。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中秋望月次玉局翁韵二首(其一)

明月如玉盘,飞上青霄东。

徘徊斗牛间,照我禅室中。

爽气霭亭户,清光透帘栊。

我虽不解饮,敢辞玉樽空。

举酒对明月,起舞聊相从。

身世两翛然,如游广寒宫。

夜久风露冷,草根吟候虫。

咽咽不能已,岂自鸣其穷。

天涯多雾雨,好景诚难逢。

哦诗不成寝,颇类鱼噞喁。

形式: 古风

中秋望月次玉局翁韵二首(其二)

皎皎月华白,寥寥秋气清。

念我方远客,步月亭中行。

风露感我心,凄然入重扃。

谁家弄横笛,巧作断肠声。

独酌一壶酒,对此千里明。

人生但自适,何必四者并。

醉眼视万物,扰扰如浮萍。

得丧何须道,譬犹阴与晴。

节义太山重,富贵鸿毛轻。

我心与明月,照见万古情。

形式: 古风

又次韵中秋长句

凉风吹空明月高,清光万里见秋毫。

银云栉栉方解駮,河汉掩映如波涛。

须臾扫尽无多子,天影悠悠碧于水。

冰轮正午久停鞭,群动寂然声不起。

谛观此月真跳丸,山河倒影犹蛇蟠。

桂华耿耿巳澄洁,秋气凛凛增清寒。

前年望月都城汴,只恐中霄风雨变。

一杯相属有情亲,侧耳歌楼闻鼓板。

今年望月沙阳山,照我心如铁石坚。

美人千里共明月,遥想闺中只独看。

空庭步月更幽好,白露漙漙湿烟草。

开编况对古圣贤,发愤忘忧不知老。

男儿本自甘贱贫,富贵名传能几人。

题诗对月到日出,锦囊何似庞眉客。

形式: 古风

和陶渊明归田园六首(其一)

我家梁溪傍,门对九龙山。

山中有幽趣,游息可忘年。

陆子泉最甘,次之即龙渊。

馀波作梁溪,可溉万顷田。

公垂读书堂,古屋尚数间。

我欲隐山下,诛茅占其前。

疏泉凿池沼,植竹来云烟。

纵目望震泽,策杖登山巅。

神游八极表,心迹两超然。

更结莲社侣,远追竹林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