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邹氏恒贞卷

恒贞有吉占,易为妇人告。

从一亦何占,我心匪陵谷。

五十被旌书,六十受多福。

之母古硕人,百年洁如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邹氏的女性,以其恒定的贞洁和高尚的品德而著称。诗中通过“恒贞有吉占”,强调了邹氏的贞洁对其命运的正面影响,暗示了她的美德为她带来了吉祥。接着,“易为妇人告”可能意味着她的行为和品质容易被他人所感知和赞扬,进一步突出了她的道德光辉。

“从一亦何占,我心匪陵谷”这两句表达了邹氏坚守一夫一妻制的婚姻观念,其内心坚定,不随波逐流,如同山川不改其本色。这不仅体现了她对传统道德的遵循,也展现了她内心的纯净与坚强。

“五十被旌书,六十受多福”描述了邹氏在年岁增长后,因其一生的美德而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嘉奖,享受到了更多的福祉。这不仅是对她一生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对坚守美德者最终将得到回报的美好祝愿。

最后,“之母古硕人,百年洁如玉”是对邹氏一生的总结,称她为古代伟大的女性,其品德如美玉般纯洁无瑕,历经百年的时光依然闪耀着光芒。这句话不仅赞美了邹氏的个人品质,也寓意了她的美德将永远流传,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邹氏一生的描绘,颂扬了她坚守贞洁、恪守传统美德的高尚品质,以及她因此获得的社会认可和内心的满足,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贞洁、美德的高度重视和推崇。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熊女诗

古人重挂剑,为不负初心。

妾身非剑比,一诺千黄金。

谁谓妾无言,有言出母口。

谁谓妾无书,有书出父手。

未见悲益深,空房甘独守。

白日一何迟,黄泉一何远。

妾岂不爱生,所恨从姑晚。

卫女先我心,适齐不中返。

形式: 古风

点易台待月

待月月在天,待明不待上。

月明松影来,风静流泉响。

与客谈羲文,乾坤入指掌。

山中本无尘,况有出尘想。

云崖去我近,只尺三百丈。

归欤兴未阑,月色随藜杖。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遗慕为许直赋

父死儿未生,儿生不知父。

问母父形容,十问还九误。

一念自提孩,哀哀到迟暮。

我作遗慕篇,悲歌动行路。

形式: 古风

和陶韵二首(其一)真想

壮志迈千古,尽读天下书。

北登黄金台,四顾意旷如。

献策见天子,致身在云衢。

乔木凌霄汉,落落影扶疏。

周行数万里,翱翔复萦纡。

叙迁历中外,令望长有馀。

横流须巨石,公也孙不居。

渠渠犹夏屋,建业亦多鱼。

真想和陶什,不为韵语拘。

俯仰天地间,何方不籧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