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食

予亦属厌耳,女宽何叹三。

一箪傥知足,八珍自忘贪。

驼峰擅西北,瑶柱誇东南。

但愿无是馁,藜羹非我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翻译

我也已经厌倦了,女性的宽容何必再感叹三次。
只要有简陋的一篮食物就感到满足,即使面对珍贵的八珍也会忘记贪婪。
驼峰以其美味在西北闻名,瑶柱则以东南地区的优质著称。
只希望我不至于饥饿,即使是粗陋的藜羹,我也不会感到羞愧。

注释

予亦:我也。
属厌:已经厌倦。
耳:而已。
女宽:女性的宽容。
何叹:何必再感叹。
一箪:一篮。
傥:如果。
知足:感到满足。
八珍:珍贵的菜肴。
自忘贪:忘记贪婪。
驼峰:驼峰(指骆驼背上的肉峰)。
擅:以...闻名。
西北:西北地区。
瑶柱:瑶柱(一种海产品)。
誇:夸赞。
但愿:只希望。
是馁:这种饥饿。
藜羹:藜羹(粗陋的食物)。
非我惭:我不感到羞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予亦属厌耳,女宽何叹三"表明诗人对于那些过度追求声色犬马之好的人感到不满,而自己则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一箪傥知足,八珍自忘贪"说明即使只有一点点的饮食,也能感到满足,不会被八珍(指美味佳肴)所诱惑而变得贪婪。

接下来的"驼峰擅西北,瑶柱誇东南"则是在形容自己的生活环境,或许是隐居山林之中,远离尘嚣。最后两句"但愿无是馁,藜羹非我惭"表达了诗人对于不诚实、虚伪行为的鄙视和自我清高的态度。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物质简单生活的理念,流露出淡泊明志的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哀汤与立父(其三)

尚记宣和末,贤科擢阿戎。

义方传辇下,士誉走江东。

贺厦心虽切,披云意自忡。

思君想眉目,悲咽对西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哀汤与立父(其一)

薄俗久不竞,丘园多逸民。

闻君轻去世,令我重沾巾。

一梦苕溪晓,千年石堵春。

人情不能已,南望哭江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哀汤与立父(其二)

一门今七世,谁复似君家。

盛事追公艺,高风映伯华。

板舆方就养,玉树遽兴嗟。

叔子今何在,魂应到马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哀陈夫子(其一)

不见陈夫子,依稀四载馀。

云亡前日信,报葬几时书。

玉轴千篇在,牙签万卷储。

九原应有恨,新第落成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