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事上说佛国,此去十万里。
大海渺无边,动即黑风起。
往者虽千万,达者无一二。
忽遇本来人,不在阴阳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庞蕴所作,名为《诗偈(其四十八)》。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佛法修行境界的诗句。
“事上说佛国,此去十万里。” 开篇即描绘一个遥远的佛国,其距离以十万里计,象征着一个精神追求的目标极其遥远,超越现实世界的束缚。
“大海渺无边,动即黑风起。” 这两句以壮阔的自然景观为背景,描述了通往佛国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汪洋大海象征着修行过程中的种种困境,而一旦有所行动,便会引起剧烈的挑战和考验。
“往者虽千万,达者无一二。” 这两句表明了追求佛国的人虽然众多,但能够真正到达的人却极其稀少。这里强调了修行之路的艰辛和少有人能达到目标的事实。
“忽遇本来人,不在阴阳里。” 最后两句则描写了一种意外的、出乎寻常的相遇,这个相遇超越了世间的阴阳五行,达到了一个超脱世俗束缚的境界。这里的“本来人”指的是那些已经达到某种精神觉悟的人,他们不再受制于现实世界的规律。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国遥远和修行道路艰难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和个人的信仰与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僧侣们对于禅定修行和解脱之路的独特见解。
不详
心如即是坐,境如即是禅。
如如都不动,大道无中边。
若能如是达,所谓火中莲。
护身须是杀,杀尽始安居。
会得个中意,铁船水上浮。
八十随形好,相有三十二。
四谛及三乘,同一无生智。
名为一合相,非是人同类。
凡夫共佛同,一体无有异。
若论心与境,悬隔不相似。
凡夫惟妄想,攀缘遍天地。
常怀三毒心,损他将自利。
佛心常慈悲,善恶无有二。
蠢动诸众生,心同一子地。
六识空无生,六尘将布施。
意根成妙觉,七识平等智。
穷厮煎,饿厮吵,父子不同途,大家相脱卯。
万顷湘江洗不清,无生曲调何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