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其一)和廊之五月雪楼小集韵

遮素月。云外金蛇明灭。翻树啼鸦声未彻。

雨声惊落叶。宝蜡成行嫌热。玉腕藕花谁雪。

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动态的夏日夜景。"遮素月",月光被云层轻轻遮掩,犹如一条金色的蛇在云中时隐时现,增添了神秘感。"翻树啼鸦声未彻",乌鸦在树梢间翻飞,啼叫声尚未停歇,打破了夜晚的寂静。"雨声惊落叶",一场突如其来的雨滴打在落叶上,声音清晰可闻,更显夜的深沉。

接下来的"宝蜡成行嫌热",暗示了室内烛火明亮,但炎热的天气让人感到不适,连蜡烛都似乎在抱怨。"玉腕藕花谁雪",可能是女子的手腕白皙如藕,或是藕花般的白色衣饰,引人遐想。"流水高山弦断绝",借高山流水的典故,表达音乐的中断,可能暗示聚会中的乐曲演奏突然停止。

最后,"怒蛙声自咽",以蛙鸣作结,蛙声虽然激昂,却因无人欣赏而显得孤独,仿佛在诉说着无人理解的哀怨。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五月雨夜的独特氛围,以及词人与友人聚会时的情感交流。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喜迁莺.赵晋臣敷文赋芙蓉词见寿,用韵为谢

暑风凉月。爱亭亭无数,绿衣持节。

掩冉如羞,参差似妒,拥出芙渠花发。

步衬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谁洁。

添白鹭,晚晴时,公子佳人并列。休说。搴木末。

当日灵均,恨与君王别。

心阻媒劳,交疏怨极,恩不甚兮轻绝。

千古离骚文字,芳至今犹未歇。

都休问,但千杯快饮,露荷翻叶。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御街行(其一)山中问盛复之提干行期

山城甲子冥冥雨。门外青泥路。

杜鹃只是等闲啼,莫被他催归去。

垂杨不语,行人去后,也会风前絮。

情知梦里寻鹓鹭。玉殿追班处。

怕君不饮太愁生,不是苦留君住。

白头自笑,年年送客,自唤春江渡。

形式: 词牌: 御街行

御街行(其二)无题

阑干四面山无数。供望眼、朝与暮。

好风催雨过山来,吹尽一帘烦暑。

纱厨如雾,簟纹如水,别有生凉处。

冰肌不受铅华污。更旎旎、真香聚。

临风一曲最妖娇,唱得行人且住。

藕花都放,木犀开后,待与乘鸾去。

形式: 词牌: 御街行

最高楼(其一)送丁怀忠

相思苦,君与我同心。鱼没雁沈沈。

是梦他松后追轩冕,是化为鹤后去山林。

对西风,直怅望,到如今。待不饮、奈何君有恨。

待痛饮、奈何吾有病。君起舞,试重斟。

苍梧云外湘妃泪,鼻亭山下鹧鸪吟。

早归来,流水外,有知音。

形式: 词牌: 最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