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咏

日觉双眸暗,年惊两鬓苍。

病应无处避,老更不宜忙。

徇俗心情少,休官道理长。

今秋归去定,何必重思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日渐感觉眼睛昏暗,年岁增长鬓发转白。
生病似乎无处可逃,年老更不适宜忙碌。
迎合世俗的心情减少,离职养老的道理更长远。
今年秋天决定回去,何须再过多犹豫思考。

注释

日觉:每日觉得。
双眸:双眼。
暗:昏暗。
年惊:感叹年岁。
两鬓:两边的鬓角。
苍:变白。
病应:生病时。
无处避:无法逃避。
老更不宜忙:年纪大了更不适合忙碌的生活。
徇俗:迎合世俗。
心情少:这种心情减少了。
休官:辞官退休。
道理长:这样的道理更为深远。
今秋归去定:今年秋天决定回去定居。
何必重思量:没有必要再反复考虑。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代创作的,名为《重咏》。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衰老和疾病的感慨,以及对世俗纷争的淡然态度。

"日觉双眸暗,年惊两鬓苍",这是诗人对自己身心变化的一种描述。日复一日地感觉到自己的眼睛变得昏暗,年岁渐长两鬓斑白,这是时光流逝带来的自然结果,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无奈。

"病应无处避,老更不宜忙",这里表达了面对疾病与衰老,人们往往感到无从逃避,而作为已经年迈之身,更不应该再去追求过于繁忙的生活。诗人在此强调了一种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

"徇俗心情少,休官道理长",这一句则是说诗人对于世间纷争和权势斗争已经不再有太多的情感投入,而是在官场上的经历,使他深刻理解到放弃职位、归隐田园的道理。

最后一句"今秋归去定,何必重思量",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的决心和对未来的某种期待。现在已经决定在这个秋天归去,不需要再有过多的思考和犹豫。

整首诗通过对衰老、疾病、世俗纷争以及官场生活的反思,展现了白居易晚年超脱红尘、向往清净生活的心境。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重修府西水亭院

因下疏为沼,随高筑作台。

龙门分水入,金谷取花栽。

绕岸行初匝,凭轩立未回。

园西有池位,留与后人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重荅刘和州

分无佳丽敌西施,敢有文章替左司。

随分笙歌聊自乐,等闲篇咏被人知。

花边妓引寻香径,月下僧留宿剑池。

可惜当时好风景,吴王应不解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重寄荔枝与杨使君时闻杨使君欲种植故有落句之戏

摘来正带凌晨露,寄去须凭下水船。

映我绯衫浑不见,对公银印最相鲜。

香连翠叶真堪画,红透青笼实可怜。

闻道万州方欲种,愁君得吃是何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重答汝州李六使君见和忆吴中旧游五首

为忆娃宫与虎丘,玩君新作不能休。

蜀笺写出篇篇好,吴调吟时句句愁。

洛下林园终共住,江南风月会重游。

由来事过多堪惜,何况苏州胜汝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