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虞侍禁山亭

岭上櫩楹缔构新,我来登望倍凝神。

可怜韬略真名将,犹与溪山作主人。

会把松心欺过雪,更凭花萼占留春。

江南风物虽佳丽,争奈燕然有虏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山岭上的新建筑林立,我来此远眺,心情更加专注。
可惜的是,真正的英雄将领已经离世,但仍与这里的山水共主沉浮。
他定会以松柏之坚韧胜过冬雪,凭借花朵留存春天的气息。
江南的风景虽然美丽,但怎能忘记边疆仍有敌人的痕迹。

注释

岭上:山岭之上。
櫩楹:房屋。
缔构:建造。
新:新建的。
登望:登高远望。
倍凝神:格外专注。
可怜:可惜。
韬略:深藏不露的智谋。
真名将:真正的英雄将领。
溪山:山水。
作主人:主宰。
会把:定会以。
松心:松树的精神。
欺过雪:胜过冬雪。
花萼:花朵。
占留春:留住春天。
江南:江南地区。
风物:风景。
虽:虽然。
佳丽:美丽。
争奈:怎奈。
燕然:燕然山(代指边疆)。
虏尘:敌人的踪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高处,眺望远方的情景。"岭上櫩楹缔构新"一句,以建筑的新颖来映衬自然风光的更新,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期待与憧憬。"我来登望倍凝神"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事物的关注和专注。

接着,"可怜韬略真名将"一句中,“韬略”指的是韬光养晦之意,暗示诗人对于某种真实身份或使命的隐瞒,而“犹与溪山作主人”则表明尽管有所隐瞒,但对大自然仍然保持着主人的态度和自信。

"会把松心欺过雪"一句,通过将松树的心比喻为坚贞不屈的品格,将其与雪相比较,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持和超越。接着“更凭花萼占留春”则描写了诗人如何借助着春天的美好景色来延续希望。

最后,“江南风物虽佳丽,争奈燕然有虏尘”一句中,尽管江南的风光极其迷人,但却无法避免战乱带来的尘埃和污染。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破坏美好生活的无奈与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对于现实矛盾和冲突的深刻认识。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赠韩侍禁

阀阅山西旧将家,一官沦落向天涯。

目皮相处应难识,髀肉生来只自嗟。

野囿几年饥虎豹,旱雷何日起龙蛇。

吴歌楚舞时相慰,剑铗梅乾铁有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赠端上人

佛法本无二,谁论律与禅。

水行到处入,月出有时圆。

事去何尝念,忙中不废眠。

松堂白日永,幡影自飘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赠端师

十载寓都城,人传善相名。

一言知祸福,相识尽公卿。

洪井旧乡路,紫衣归计荣。

尘缘应渐了,何日悟无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小杉

小杉高丈馀,体直立还孤。

任过千年雪,应无一节枯。

鬼狂从发解,龙长怕鳞粗。

怪状春宁笑,清声月所娱。

地终存古气,景合在仙图。

不作明堂用,良工莫厚诬。

形式: 排律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