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霁夜吟寄友人

槐柳萧疏溽暑收,金商频伏火西流。

尘衣岁晚缘身贱,雨簟更深满背秋。

前事悲凉何足道,远书慵懒未能修。

惟思待月高梧下,更就东床访惠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景象和诗人的哀愁心境。"槐柳萧疏溽暑收,金商频伏火西流"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凉意渐浓、炎热即将过去的季节感受,槐柳树叶稀疏,夏日的酷热正在慢慢消退。"尘衣岁晚缘身贱,雨簟更深满背秋"则表明诗人因长时间的尘世牵绊而感到自己的价值在年岁增长中逐渐减少,这种感觉就像深秋的雨水一样沉重地压在心头。

"前事悲凉何足道,远书慵懒未能修"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旧事的无奈和淡漠,以及对书信交流的不情愿,这可能是由于诗人的内心世界已经充满了悲凉的情感,以至于难以启齿谈及过往,也没有动力去整理那些远方朋友的来信。

最后两句"惟思待月高梧下, 更就东床访惠休"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期待,在夜深人静之时,等待着那轮明月高悬于梧桐树下,这或许是诗人心中的一片净土。他希望能够在这样的宁静氛围中,与友人惠休(可能是一个人的名字)相聚,寻找一份难得的安慰。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深秋夜晚中诗人内心世界的独特风景。

收录诗词(158)

唐彦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 号:鹿门先生
  • 籍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
  • 生卒年:?~893

相关古诗词

贺李昌时禁苑新命

玉简金文直上清,禁垣丹地闭严扃。

黄扉议政参元化,紫殿称觞拂寿星。

万户千门迷步武,非烟非雾隔仪形。

尘中旧侣无音信,知道辽东鹤姓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原上

危桥横古渡,村野带平林。

野鹜寒塘静,山禽晓树深。

雨微风矗□,云暗雪侵寻。

安道门前水,清游岂独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留别

西入潼关路,何时更盍簪。

年来人事改,老去鬓毛侵。

花染离筵泪,葵倾报国心。

龙潭千尺水,不似别情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离鸾

闻道离鸾思故乡,也知情愿嫁王昌。

尘埃一别杨朱路,风月三年宋玉墙。

下疾不成双点泪,断多难到九回肠。

庭前佳树名栀子,试结同心寄谢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