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此君何坦坦,回首杏园游。
魂魄湘潭去,声名彭泽休。
百年中道短,千里故乡愁。
六子三方幼,遗言可泪流。
此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故乡深深的怀念。首句“此君何坦坦”通过对人物外貌或性情的一种描写,开启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回首杏园游"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游历之地的回望之情。
接着,“魂魄湘潭去”和“声名彭泽休”两句,通过对灵魂飘渺与声名流传的描绘,强化了诗人的不舍与怀念。"百年中道短"表达了时间流逝迅速,人生短暂之感,而"千里故乡愁"则是深切地表达了对远方家园的思念。
最后,“六子三方幼”、“遗言可泪流”两句通过亲情和友情的回忆,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整首诗充满了怀旧与悲凉的情绪,是诗人心中难以平复的伤感之作。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楚峰天地阔,四世百年家。
鹤发垂袍叶,龙孙上榜花。
诗书新雨露,松柏老烟霞。
白马苍山路,斯人忽已遐。
梦破风烟迥,衾寒不自由。
钟声到枕曙,月影入帘秋。
雁过江山老,蛩吟草树愁。
整冠人共笑,两月不梳头。
远寺鸣金铎,疏窗试宝熏。
秋声江一片,曙影月三分。
倦鹤行黄叶,痴猿坐白云。
道人无一事,抱膝看回文。
清野百年久,中原千里赊。
火烟新聚落,山水旧生涯。
种麦十数亩,诛茅千百家。
我来行正倦,何处觅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