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起(其二)

远寺鸣金铎,疏窗试宝熏。

秋声江一片,曙影月三分。

倦鹤行黄叶,痴猿坐白云。

道人无一事,抱膝看回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一阵清远的金铎声从远处安静的寺庙中传出,我坐在轩窗前独自焚香。
秋风拂过江面,发出轻微的声响,一轮残月倒影在水面上,波光粼粼。
白鹤倦了,在铺满落叶的地面上行走;猿猴不声不响,静静坐在高高的被白云掩映的树梢上。
我没有什么事情,便像修道之人一样环抱着膝盖,细细品味着能写成首尾回环的诗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清晨景象,通过对自然声音和光影变化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静谧超然的心境。

"远寺鸣金铎"一句,设定了场景,一个遥远的庙宇中传来梵钟的声音,为读者铺开了一幅宁静的画卷。紧接着,"疏窗试宝熏"则是诗人在晨光透过稀疏的窗棂,对着和煦的阳光冥思,这里的“宝”可能指的是佛经或是珍贵之物,而“熏”则是在日光的照射下,物象被温暖地映衬。

"秋声江一片"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特有声音的感受,那是一种大自然的呼唤,这里的“一片”可能指的是连绵不断或是广阔无边。接着,“曙影月三分”,则描写了黎明时分,初升的太阳与残留的夜晚月光相互辉映,形成了一种奇妙的景象。

"倦鹤行黄叶"中,诗人以疲惫归巢的大雁为喻,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与超脱。"痴猿坐白云"则是对一只悠然自得于白云之上的猿猱的描写,这里的“痴”字透露出一种忘我与自然合一的情怀。

最后,“道人无一事,抱膝看回文”,诗人以一个道人的身份出现,他没有俗世间的事务,只是静坐着,手捧经卷,或许是在沉思,或许是在享受那份超然物外的宁静。"抱膝看回文"表达了一种对内在世界的深刻体验和探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哲学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桃源县

清野百年久,中原千里赊。

火烟新聚落,山水旧生涯。

种麦十数亩,诛茅千百家。

我来行正倦,何处觅桃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桃源道中

漠漠地千里,垂垂天四围。

隔溪胡骑过,傍草野鸡飞。

风露吹青笠,尘沙薄素衣。

吾家白云下,都伴北人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泰州

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

心在坤维外,身游坎窞中。

长淮行不断,苦海望无穷。

晚鹊传佳好,通州路已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泰和

书生曾拥碧油幢,耻与群儿共竖降。

汉节几回登快阁,楚囚今度过澄江。

丹心不改君臣谊,清泪难忘父母邦。

惟有乡人知我瘦,下帷绝粒坐蓬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