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廿咏(其二十)分流泉咏

地涌澄泉美,环城本自奇。

一源分异派,两道入汤池。

波上青蘋合,洲前翠柳垂。

况逢佳景处,从此遂忘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地面涌出清澈的泉水,环绕城市的自然景观本就奇特。
同一水源分成不同支流,两条水道汇入温泉池中。
水波之上青萍相聚,河洲前端翠绿的柳树低垂。
况且遇到如此美妙的景色,从此就让人忘却了疲惫。

注释

地涌:地面自然冒出。
澄泉:清澈的泉水。
环城:围绕城市。
自奇:本身就很奇妙。
一源:同一个源头。
分异派:分成不同的支流。
两道:两条水流。
汤池:温泉池。
波上:水面上。
青蘋:青萍,一种水生植物。
合:聚集在一起。
洲前:河洲的前面。
翠柳:绿色的柳树。
垂:下垂。
况逢:况且遇到。
佳景:美好的景色。
处:地方。
从此:从这时起。
遂忘疲:就忘记了疲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展现了自然景观之美。开篇“地涌澄泉美”,直述泉水的清澈与地势的奇特,给人以初步的印象。“环城本自奇”则进一步强调这座城市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显得格外壮丽。

接着,“一源分异派,两道入汤池”,诗人巧妙地运用水的流动来表现泉水的生命力,它如何从同一源头分出不同的溪流,最终汇聚成温热的池水,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着变化与发展的哲理。

在“波上青蘋合,洲前翠柳垂”中,诗人细腻地刻画了泉水周遭的景致。苍翠欲滴的柳枝轻柔地垂挂在岸边,而水面上的青蘋则似乎与波光交织,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最后,“况逢佳景处,从此遂忘疲”,诗人表达了在这般美好的景致中,即使是旅途中的劳顿也会被彻底抚平。这样的情感流露,不仅彰显了自然之美对人的心灵慰藉,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种对自然景观的深刻领悟,以及在美好环境中获得精神愉悦的体验。

收录诗词(23)

敦煌人作品(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敦煌廿咏(其七)水精堂咏

阳关临绝漠,中有水精堂。

暗碛铺银地,平沙散玉羊。

体明同夜月,色净含秋霜。

可则弃胡塞,终归还帝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敦煌廿咏(其十四)半壁树咏

半壁生奇木,盘根到水涯。

高柯笼宿雾,密叶隐朝霞。

二月含青翠,三秋带紫花。

森森神树下,祈赛不应赊。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敦煌廿咏(其八)玉女泉咏

周人祭瑶水,黍稷信非馨。

西豹追河伯,蛟龙遂隐形。

红妆随洛浦,绿鬓逐浮萍。

尚有销金冶,何曾玉女灵。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敦煌廿咏(其二)白龙堆咏

传道神沙异,暄寒也自鸣。

势疑天鼓动,殷似地雷惊。

九削棱还峻,人跻刃不平。

更寻掊井处,时见白龙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