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

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

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为人强记览,过眼不再读。

伟哉群圣文,磊落载其腹。

行年五十馀,出守数已六。

京邑有旧庐,不容久食宿。

台阁多官员,无地寄一足。

我虽官在朝,气势日局缩。

屡为丞相言,虽恳不见录。

送行过浐水,东望不转目。

今子从之游,学问得所欲。

入海观龙鱼,矫翮逐黄鹄。

勉为新诗章,月寄三四幅。

形式: 古风

翻译

邺侯家里藏书多,插满了三万卷轴。
每卷都挂着牙签,崭新得仿佛未被触及。
他记忆力超群,看过就不再重读。
众多圣贤的著作,浩繁丰富装满他的胸襟。
如今五十多岁,已经外放任职多次。
京城的老宅子,容不下长久停留。
官署里官员众多,没有地方安放我的脚步。
我在朝廷为官,气焰日渐收敛。
我多次向丞相进言,尽管诚恳却未被采纳。
送别你经过浐水,向东望去目光不舍。
如今你随他而去,求学之路如愿以偿。
你将入海探寻龙鱼,振翅追随黄鹄飞翔。
努力写出新的诗篇,每月寄来三四幅作品。

注释

邺侯:古代对学者或藏书家的尊称。
轴:古时书籍的计量单位。
牙签:古时书卷的标记,用象牙或骨制成。
强记览:记忆力强,广泛阅读。
磊落:形容文章丰富,内容充实。
行年:经历的年岁。
出守:出任地方官。
台阁:古代官署。
寄一足:找个安身之处。
日局缩:日渐收敛,指权势减弱。
见录:被接纳、被记录。
浐水:古代河流名,在陕西西安附近。
黄鹄:古代传说中的大鸟,象征高飞的理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的家中藏书丰富,学习气氛浓厚。开篇即写“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展示了主人的藏书之丰富,且这些书籍都未被深入研读,只是表面扫过。这反映出主人虽有雄心,但实际行动上却未能深耕。诗中“伟哉群圣文,磊落载其腹”一句,则表现了对古圣先贤作品的敬仰之情。

接着,诗人转向自身经历,“行年五十馀,出守数已六”,表明自己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并多次担任地方官职,但每次都未能长久。“京邑有旧庐,不容久食宿”则透露了一种不得志的哀愁。

诗中还写及“台阁多官员,无地寄一足”,显示了朝廷内竞争激烈,自己虽身在朝堂,但权势日渐减弱。对此,诗人曾向丞相进言,却始终未被采纳,这种无力感也在诗中有所体现。

“送行过浐水,东望不转目”一句,是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的抒发,同时也是对自己命运和未来的一种无奈。最后,“今子从之游,学问得所欲”则是鼓励友人去追求知识与理想,不受世俗羁绊。

整首诗通过对书籍、个人经历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送惠师

惠师浮屠者,乃是不羁人。

十五爱山水,超然谢朋亲。

脱冠剪头发,飞步遗踪尘。

发迹入四明,梯空上秋旻。

遂登天台望,众壑皆嶙峋。

夜宿最高顶,举头看星辰。

光芒相照烛,南北争罗陈。

兹地绝翔走,自然严且神。

微风吹木石,澎湃闻韶钧。

夜半起下视,溟波衔日轮。

鱼龙惊踊跃,叫啸成悲辛。

怪气或紫赤,敲磨共轮囷。

金鸦既腾翥,六合俄清新。

常闻禹穴奇,东去窥瓯闽。

越俗不好古,流传失其真。

幽踪邈难得,圣路嗟长堙。

回临浙江涛,屹起高峨岷。

壮志死不息,千年如隔晨。

是非竟何有,弃去非吾伦。

凌江诣庐岳,浩荡极游巡。

崔崒没云表,陂陀浸湖沦。

是时雨初霁,悬瀑垂天绅。

前年往罗浮,步戛南海漘。

大哉阳德盛,荣茂恒留春。

鹏鶱堕长翮,鲸戏侧脩鳞。

自来连州寺,曾未造城闉。

日携青云客,探胜穷崖滨。

太守邀不去,群官请徒频。

囊无一金资,翻谓富者贫。

昨日忽不见,我令访其邻。

奔波自追及,把手问所因。

顾我却兴欢,君宁异于民。

离合自古然,辞别安足珍。

吾闻九疑好,夙志今欲伸。

斑竹啼舜妇,清湘沈楚臣。

衡山与洞庭,此固道所循。

寻崧方抵洛,历华遂之秦。

浮游靡定处,偶往即通津。

吾言子当去,子道非吾遵。

江鱼不池活,野鸟难笼驯。

吾非西方教,怜子狂且醇。

吾嫉惰游者,怜子愚且谆。

去矣各异趣,何为浪沾巾。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送湖南李正字归

长沙入楚深,洞庭值秋晚。

人随鸿雁少,江共蒹葭远。

历历余所经,悠悠子当返。

孤游怀耿介,旅宿梦婉娩。

风土稍殊音,鱼虾日异饭。

亲交俱在此,谁与同息偃。

形式: 古风 押[阮]韵

送僧澄观

浮屠西来何施为,扰扰四海争奔驰。

构楼架阁切星汉,誇雄斗丽止者谁。

僧伽后出淮泗上,势到众佛尤恢奇。

越商胡贾脱身罪,圭璧满船宁计资。

清淮无波平如席,栏柱倾扶半天赤。

火烧水转扫地空,突兀便高三百尺。

影沈潭底龙惊遁,当昼无云跨虚碧。

借问经营本何人,道人澄观名籍籍。

愈昔从军大梁下,往来满屋贤豪者。

皆言澄观虽僧徒,公才吏用当今无。

后从徐州辟书至,纷纷过客何由记。

人言澄观乃诗人,一座竞吟诗句新。

向风长叹不可见,我欲收敛加冠巾。

洛阳穷秋厌穷独,丁丁啄门疑啄木。

有僧来访呼使前,伏犀插脑高颊权。

惜哉已老无所及,坐睨神骨空潸然。

临淮太守初到郡,远遣州民送音问。

好奇赏俊直难逢,去去为致思从容。

形式: 古风

重云李观疾赠之

天行失其度,阴气来干阳。

重云闭白日,炎燠成寒凉。

小人但咨怨,君子惟忧伤。

饮食为减少,身体岂宁康。

此志诚足贵,惧非职所当。

藜羹尚如此,肉食安可尝。

穷冬百草死,幽桂乃芬芳。

且况天地间,大运自有常。

劝君善饮食,鸾凤本高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