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圣贤乃准的,仁义即羁鞅。
遨游君子场,邪私不入想。
时与颜闵徒,结交尚来往。
稂莠日以消,稻粱日以长。
荆棘顿披除,大道何其广。
犹恐忽戒谨,失计成卤莽。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生活状态。开篇“圣贤乃准的,仁义即羁鞅”表达了诗人对古圣先贤之道的遵循和对仁义原则的坚守。“遨游君子场,邪私不入想”则表现出诗人在高尚的精神领域中自由自在地翱翔,不受世俗私欲的影响。
“时与颜闵徒,结交尚来往”一句,通过对古代贤士颜回和闵子之交往的引用,表明了诗人对于高洁友谊的向往。接着,“稂莠日以消,稻粱日以长”则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充实,其中稂莠(一种野草)和稻粱(谷物)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业的发展。
“荆棘顿披除,大道何其广”表达了诗人在清除了心中杂念之后,对大道的追求与信仰,以及对宽阔道路的向往。而结尾“犹恐忽戒谨,失计成卤莽”则显示出诗人对于自我修养和行为准则的警醒,担忧一旦放松就会导致错误的发生。
整首诗通过田园生活与精神追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高尚道德、纯粹交往以及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了一种对于自我修养和行为规范的严格要求。
不详
安得我辈人,一杯叙心曲。
肝胆已相知,吾事一生足。
长日何以消,忘言书一束。
夜阑相对语,松膏胜华烛。
衮衮不知眠,窗明天已旭。
所居极幽深,事简人迹稀。
乘兴或登山,兴尽辄复归。
芝朮足吾粮,薜萝富吾衣。
一生澹无营,百事不我违。
朝市良可厌,不如归故山。
故山山色好,别来知几年。
威凤翔高冈,神龙潜深渊。
黄鹄志千里,皓鹤恋芝田。
吾意亦如此,志在山水间。
千峰列溪上,修竹满檐前。
樵唱归落照,僧钟鸣晓烟。
晚来閒览镜,白发冠颓颠。
回思人间事,百计不如閒。
吾言奚激烈,此事非偶然。
出门何所见,桃李漫阡陌。
东风自有情,万物各有适。
驱驰丧我真,尘垢投其隙。
可怜漫不知,终日常役役。
及其盖棺时,平生无寸绩。
达人深了此,名利终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