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归田园(其三)

所居极幽深,事简人迹稀。

乘兴或登山,兴尽辄复归。

芝朮足吾粮,薜萝富吾衣。

一生澹无营,百事不我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我居住的地方非常幽静深远,事务简单人烟稀少。
有时乘着兴致去登山,兴致消退后就返回家中。
山中的芝草和术木足够供应我的食物,藤萝植物丰富了我的衣物。
我一生淡泊无欲,所有的事情都顺应我的心意,不会违背我。

注释

所居:居住的地方。
极:非常。
幽深:幽静深远。
事简:事务简单。
人迹稀:人烟稀少。
乘兴:乘着兴致。
或:有时。
登山:去登山。
辄:就。
复归:返回。
芝朮:芝草和术木(古代视为药材)。
足:足够。
吾粮:我的食物。
薜萝:藤萝植物。
富:丰富。
吾衣:我的衣物。
一生:一生中。
澹:淡泊。
无营:无欲。
百事:所有事情。
不我违:不会违背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给自足的心境。"所居极幽深,事简人迹稀"写出了诗人居住的地方非常偏僻,而且日常琐事简单,来往的人也很少。这是一种清静而淡泊的生活环境,也是诗人追求的理想状态。

"乘兴或登山,兴尽辄复归"则表明诗人的生活虽然简朴,但依旧有着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欣赏。诗人会在心情舒畅的时候登上山去观赏,但当这份愉悦感消失时,便会返回自己的住所。

"芝朮足吾粮,薜萝富吾衣"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自给自足生活。这里的“芝朮”和“薜萝”都是指代自然界中的植物,可以作为食物和制作衣服的原料。这两句表明诗人在物质上已经达到了自我满足,不再追求过多的外界供给。

"一生澹无营,百事不我违"则是全诗的心境总结。诗人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够保持平淡,无需过度追逐世间的名利和纷争。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然规律和生活节奏的顺应,不与周遭世界发生冲突。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是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一种逃避,也是对精神自由的一种追求。

收录诗词(271)

张九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归田园(其一)

朝市良可厌,不如归故山。

故山山色好,别来知几年。

威凤翔高冈,神龙潜深渊。

黄鹄志千里,皓鹤恋芝田。

吾意亦如此,志在山水间。

千峰列溪上,修竹满檐前。

樵唱归落照,僧钟鸣晓烟。

晚来閒览镜,白发冠颓颠。

回思人间事,百计不如閒。

吾言奚激烈,此事非偶然。

形式: 古风

拟归田园(其六)

出门何所见,桃李漫阡陌。

东风自有情,万物各有适。

驱驰丧我真,尘垢投其隙。

可怜漫不知,终日常役役。

及其盖棺时,平生无寸绩。

达人深了此,名利终无益。

形式: 古风

杨干致仕

黄钟毁弃鸣瓦釜,古来才智贱如土。

杨公浩歌声可怜,巢居知风穴知雨。

怜君面色莹有光,未似相君便饮乳。

胡为决去不少留,别意殷勤辞更苦。

丁宁戒我宜退藏,静中得路何须语。

酒酣意气尚尔豪,拔剑高歌为予舞。

君今去矣且加饭,我亦从兹不出户。

莫嗟糟糠食牢筴,终胜绣衣登鼎俎。

形式: 古风

辛未闰四月即事(其一)

閒居喜无事,冠栉每晨兴。

今朝鸠唤梦,疑是大雨徵。

万事虽颠沛,此兆常可凭。

须臾倒江湖,一扫蛮瘴腥。

雨罢有何好,环江数峰青。

蛟龙得时横,长堤豁然崩。

衰老甘寝寐,半夜闻雷声。

连冈万株松,漂零一毛轻。

雨意疑未已,浮浮晚云蒸。

咄哉造化儿,徒劳竟何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