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登太白楼作

牛渚山前采石矶,回波乱石相撑支。

上开石壁烟霞岛,连峰相向势崄崎。

我来欲访吾家老太白,天风飒飒吹我衣。

白也天上长庚星,偶落人间留姓名。

供奉金銮聊玩世,往往斗酒自沈冥。

凭陵意气山岳折,浩荡胸怀河汉倾。

一从挥手谢金阙,把酒山头问明月。

千秋留此谪仙楼,馀韵流风未销歇。

蛾眉亭碣没蓬蒿,两岸青山片月高。

只见长江汩汩万里送寒涛,极目齐州瀛海渺忽如鸿毛。

楼中之人去不复,楼外斜阳芳草绿。

人生徒苦自结刺,弹丸不及流光速。

奈何不饮,日为浮利浮名成龌龊。

松簧似奏清平曲,长夜岂照金莲烛。

不知何人与公沽酒共夜台,白杨萧萧野花开。

空馀文章千古云汉共昭回,使我今日徘徊瞻眺彷公跨鹤乘云欲下来。

公乎公乎,何不跨鹤乘云遂下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采石矶上的太白楼,追思李白的场景。诗中以雄浑的笔触,展现了太白楼的壮丽景色和李白的豪放风采。开头描述了牛渚山前的自然景观,随后转入对李白的缅怀,赞美其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的形象。诗中提到李白曾是金銮殿的供奉,却常常借酒消愁,表现出他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接着,诗人想象李白在太白楼上与明月对话的情景,表达了对李白的敬仰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绘太白楼周围的环境,如蛾眉亭的荒芜、江水的浩渺以及夕阳下的绿草,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李白的怀念之情。最后,诗人感慨于人生的短暂与世事的无常,表达了对李白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既是对李白的颂扬,也是对自身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242)

李孙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雍署对雪

今年冬暖久无雪,阳回又历小寒节。

道傍差免叹无衣,奈可三农望三白。

城头西夕布玄阴,同云漠漠天欲沈。

帘外初闻声淅沥,阶前瞥见玉尘深。

糁糁向晚声未息,琉璃上下天一色。

枯林尽发瑶林枝,荒山亦剖荆山璧。

辉腾万丈映崔嵬,中天照耀金茎台。

羲和匿彩避青女,翩翩鹤驾羽人来。

登楼一望金陵道,飞薨曲栏压欲倒。

九衢三市没难寻,翠壁丹崖皆素缟。

我不能学袁安僵卧洛阳里,又不能学东郭先生有上无下衣敝履。

纵有诗情在灞桥,一官束缚屋子里。

对兹六出散瑶华,呼童扫取煮松茶。

且醉吴山新熟酒,不从庾岭忆梅花。

形式: 古风

李烟客附舟入北赴袁辽抚招因赠

舟发石头城,初报故人至。

故人故乡来,千里惊喜浑如梦寐里。

金陵三月柳如丝,呼酒同君醉莫辞。

风尘满面未须洗,便复挂帆共北飞。

君来曾几日,我别忽经年。

不愁井里荒松菊,惟愁天地有风烟。

君才自是天生者,何能局龊困椠铅。

一编黄石书,三尺青萍锷。

胸中甲兵万队生,腰间风雨双龙跃。

一顾应酬国士知,千金肯负平生诺。

榆关昨夜传消息,当关有人虏辟易,谁云甲兵满万不可敌。

特自需君借箸筹,知君谈笑取封侯。

不然直斩胡头献,天子功成不受分。

茆玺拂衣仍作鸱夷,游五湖,长与烟波逝。

形式: 古风

舟发石头城

春江水满石头城,三月桃花照眼明。

杨柳枝枝拂官渡,榜人欲发还自停。

白云一片燕山远,迢迢客路如蓬转。

不堪回望金陵山,况复庾关望不见。

形式: 古风

燕子楼

古春年年长不老,春山浥露空芳草。

双翘翠羽为谁扬,泪寒罗袂惊秋早。

楼前夜夜满空月,孤鸾露啼商丝歇。

芙蓉萎绝木兰摧,安得牡丹春后发。

有客春来自洛阳,高冢传闻长白杨。

绿珠岂爱坠楼死,韩朋无地托鸳鸯。

十年深意向谁语,黄泉未晚相随去。

寄语题诗白舍人,休更蛾眉问黄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