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自京归家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

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

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

西江近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秋天篱笆边看见豆花开放,竹门对着水边横放的木筏。
松斋经历了一场雨后,适合使用清凉的竹席,独自在佛室中,只有孤灯映照着红色的纱帐。
整天怀着忧愁蜷缩得像只老鼠,长时间静止不动,连蛇都懒得动弹。
西江附近是否有新鲜的鲈鱼?张翰乘船回家,他的心情就像要到了。

注释

篱落:篱笆。
秋:秋天。
归:归来。
见:看见。
豆花:豆花。
竹门:竹制的门。
当:对着。
水岸:水边。
横槎:横放的木筏。
松斋:松木建造的小屋。
一雨:一场雨。
宜:适宜。
清簟:清凉的竹席。
佛室:佛堂。
孤灯:孤独的灯。
对:对着。
绛纱:红色的纱帐。
尽日:整天。
抱愁:怀着忧愁。
跧似鼠:蜷缩得像老鼠。
移时:一段时间。
懒于蛇:懒得动弹。
西江:西边的江。
鲈鱼:鲈鱼。
否:吗。
张翰:古代人物,以思乡而闻名。
扁舟:小船。
始到家:刚刚到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归家的图景。"篱落秋归见豆花",表明诗人在立秋后回到了自己的家园,此时豆花盛开,增添了几分秋意。"竹门当水岸横槎"则描写了一种宁静的居住环境,竹门依水而建,给人以幽深之感。

接着,"松斋一雨宜清簟"表现了诗人在雨后松林中的斋室内,气氛清新,是读书或冥想的好时光。"佛室孤灯对绛纱"则描绘了一幅佛室夜景,孤独的灯光照耀着精致的丝织物,这里的环境既静谧又富有禅意。

诗中还通过"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这两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沉重,他整日沉浸在忧愁之中,就像老鼠一般忙碌又无奈。而当时间缓慢流逝时,他却像是懒惰的蛇,不愿也不想有所行动。

最后,"西江近有鲈鱼否"询问是否有美味的鲈鱼,这不仅是对食物的期待,也反映了诗人归乡后的寻常百姓生活的向往。"张翰扁舟始到家"则提及了诗人张翰,可能是诗人朋友或知己,用以强调自己也如同他们一样,终于回到了温暖的家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归隐田园、淡泊明志的情怀。

收录诗词(105)

李郢(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大中十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诗作多写景状物,风格以老练沉郁为主。代表作有《南池》、《阳羡春歌》、《茶山贡焙歌》、《园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驿》、《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画鼓》、《晓井》等,其中以《南池》流传最广

  • 字:楚望
  • 籍贯:长安

相关古诗词

伤贾岛无可

却到京师事事伤,惠休归寂贾生亡。

何人收得文章箧,独我来经苔藓房。

一命未沾为逐客,万缘初尽别空王。

萧萧竹坞斜阳在,叶覆闲阶雪拥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早发

野店星河在,行人道路长。

孤灯怜宿处,斜月厌新装。

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

清秋无限恨,残菊过重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早秋书怀

高梧一叶坠凉天,宋玉悲秋泪洒然。

霜拂楚山频见菊,雨零溪树忽无蝉。

虚村暮角催残日,近寺归僧寄野泉。

青鬓已缘多病镊,可堪风景促流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江亭春霁

江蓠漠漠荇田田,江上云亭霁景鲜。

蜀客帆樯背归燕,楚山花木怨啼鹃。

春风掩映千门柳,晓色凄凉万井烟。

金磬泠泠水南寺,上方僧室翠微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