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城春

天涯憔悴身,一望一沾巾。

在处有芳草,满城无故人。

怀才皆得路,失计自伤春。

清镜不能照,鬓毛愁更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身处远方,身心疲惫,每望一次都忍不住泪湿衣巾。
无论何处都有绿草茵茵,但在这座城里却没有一个旧友相见。
怀揣才能的人都能找到出路,而我却因失策独自悲伤于春天来临。
面对清澈的镜子,却无法看清自己的容貌,只觉鬓边白发增添,愁绪更浓。

注释

憔悴:形容身体和精神极度疲倦、衰弱。
沾巾:流泪以致衣巾湿润,表示悲痛或哀伤。
故人:老朋友,指昔日相识的人。
失计:错误的决策或计划。
清镜:清澈的镜子,比喻清晰的自我认知。
鬓毛:鬓边的头发,代指人的年龄和外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哀伤和孤独感。开篇"天涯憔悴身,一望一沾巾",诗人站在世界的边缘,心情凄凉,每一次仰望都忍不住泪水涟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无限留恋和深切思念。

接下来的"在处有芳草,满城无故人"则描绘了一种孤独与荒凉的情景。即使身边有美丽的花草,但整个城市却没有一个亲人或知己,这种对比更突显了诗人的寂寞和不适应。

"怀才皆得路,失计自伤春"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他原本拥有才能,可以在世间找到自己的位置,但因为某些失策或错误的判断,现在只能独自感受春天的伤感。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时光易逝、美好事物难以持久的无奈。

最后两句"清镜不能照,鬓毛愁更新"则将这种哀伤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诗人面对着一面明镜,但这面镜子无法映照出他内心深处的忧虑。而他的头发在不知不觉中又长出了几丝白发,这些都是时间流逝和烦恼积累的见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才华横溢却不得志、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同时,也反映出了唐代中期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多舛的历史背景。

收录诗词(104)

崔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 (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善音律,尤善长笛,一九七八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唐诗选》以其[旧业临秋水,何人在钓矶]及[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句,推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人。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壮客巴蜀,老游龙山,故也多写旅愁之作。其《春夕旅怀》[胡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颇为传诵。《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 字:礼山
  • 籍贯:《唐才子传》说是江南
  • 生卒年:888

相关古诗词

题兴善寺隋松院与人期不至

青青伊涧松,移植在莲宫。

藓色前朝雨,秋声半夜风。

长闲应未得,暂赏亦难同。

不及禅栖者,相看老此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题净众寺古松

百尺森疏倚梵台,昔人谁见此初栽。

故园未有偏堪恋,浮世如闲即合来。

天暝岂分苍翠色,岁寒应识栋梁材。

清阴可惜不驻得,归去暮城空首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绝岛山寺

绝岛跨危栏,登临到此难。

夕阳高鸟过,疏雨一钟残。

骇浪摇空阔,灵山厌渺漫。

那堪更回首,乡树隔云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题嵩阳隐者

四十年高梦,生涯指一丘。

无人同久住,有鹤对冥修。

草杂芝田出,泉和石髓流。

更嫌庭树老,疑是世间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