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舍在浙江亭得父书开示题诗于亭

结束青山向日还,得书南望意悠然。

少宽二老庭帏念,粗了生平灯火缘。

去路虽遥心已近,短篇欲就意难圆。

不妨静洗笙歌耳,稳接江涛到枕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青山向着太阳升起,接到南方的书信心情悠然。
稍稍宽慰家中双亲的思念,大致了解了此生与灯火相伴的原因。
虽然路程遥远,心中却已靠近,想写一篇短文思绪却难以完整。
不妨静静地洗净耳朵,让江涛声稳稳地送到枕边。

注释

向日:向着太阳。
意悠然:心情愉快。
庭帏:家庭,庭院。
灯火缘:生活中的琐事和日常。
心已近:虽然身在远方,心却亲近。
意难圆:思绪难以完全表达。
静洗笙歌耳:清除世俗的喧嚣,静听。
江涛到枕边:让江水的声音直达耳边。

鉴赏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淡远,是一位宋代文人的作品。诗人在浙江的某个亭子里,收到了家中父亲的来信,心情格外悠然。诗中表达了对父母的思念,以及生活中的平淡与宁静。

"结束青山向日还,得书南望意悠然。"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宁静状态,收到家信后心境的变化。

"少宽二老庭帏念,粗了生平灯火缘。" 这两句表达了对父母的关切和生活中简单而平淡的愿望。

"去路虽遥心已近,短篇欲就意难圆。"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虽然离家远,但心灵上已经与亲人相连的感觉,同时也透露出想要表达更多情感但又觉得难以尽述的复杂情绪。

"不妨静洗笙歌耳,稳接江涛到枕边。"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希望在宁静中洗净心灵,让江水的声音伴随自己入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追求精神宁静的心态。

收录诗词(2)

张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韶州秩满至清源道中闻子庠侄磻俱登第又题客邸

道路已三月,山川犹昔年。

绣花红委地,刺水绿平田。

生计付身外,儿曹慰眼前。

愈知贫有味,无梦到愁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梵才上人归天台

往问维摩疾,来探般若心。

本源虽自在,因地亦行深。

洒落溪山色,苍凉竹树阴。

宦途如磨蚁,何日重登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寄题径山怀郎简侍郎

天地一洲渚,北平南攲危。

幽并深以厚,江浙清且奇。

武林颇英秀,川汇仍山卑。

应接殚天巧,类非人力为。

径山最佳处,有岩称玉芝。

居防俗士驾,地乃贤人宜。

郎公留名德,平时为羽仪。

引年归故里,不复衣朝衣。

留侯黄石心,白傅香山期。

结宇名胜外,日与尘事违。

泉石景物状,尽任诸贤诗。

伊予来东藩,滥持使者麾。

平生爱山水,弗惮命驾之。

当候秋风高,远造岩下扉。

浣濯缨上尘,散步松间綦。

未能继高躅,聊用慰所思。

形式: 古风

句(其一)

洲围淮口江形狭,亭上石头月色多。

形式: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