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职归题主簿轩壁

偶然寓兴五山阴,可叹颓波日转深。

鼓瑟齐门莫同调,舞韶郑侧鲜知音。

归寻旧径扫新榻,从整遗编理素琴。

惟有春秋知罪我,外馀横直一何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我偶尔在五山阴处抒发兴致,感叹时光流逝,江水日益深沉。
在齐门弹奏瑟乐,无人能与我共鸣;在郑侧舞蹈,知音更是稀少。
回到旧路,清扫新榻,整理遗留的书籍,抚弄那把素琴。
只有《春秋》能理解我的过错,除此之外,世间是非曲直又有何足挂齿。

注释

偶然:偶尔。
寓兴:抒发兴致。
颓波:逝去的时光或江水。
日转深:日益深沉。
鼓瑟:弹奏瑟。
齐门:齐国的城门,比喻某地。
同调:共鸣的人。
舞韶郑侧:在郑侧跳舞,比喻在人群中的表现。
鲜知音:很少有知音。
归寻:返回寻找。
旧径:旧路。
新榻:新铺的床榻。
遗编:遗留的书籍。
素琴:未经装饰的琴。
春秋:指《春秋》,历史典籍,这里也可指时间。
罪我:理解我的过错。
横直:是非曲直。
一何心:有何心思,表示不在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淳的《解职归题主簿轩壁》,表达了作者解职归乡后的感慨与心境。首句“偶然寓兴五山阴”,点明了诗人是在偶然的机会中寄情于山水之间,暗示了内心的不平静和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次句“可叹颓波日转深”则以水流比喻世事变迁,暗指仕途的沉沦,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叹息。

“鼓瑟齐门莫同调,舞韶郑侧鲜知音”两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于知音难觅的感慨,齐门、郑侧分别代指不同的文化圈子,而诗人感觉自己难以融入,知音稀少。接下来,“归寻旧径扫新榻,从整遗编理素琴”描绘了回归田园的生活场景,诗人打扫旧居,整理书籍,试图找回内心的宁静。

最后两句“惟有春秋知罪我,外馀横直一何心”,诗人感叹只有历史(春秋)能理解自己的内心,表达了对公正评价的渴望,以及对外界是非曲直的淡然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官场的反思,又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

收录诗词(212)

陈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丁未十月见梅一点

清清一点玉,枯枝绝鲜鲜。

历历霜林奇,未省有此妍。

雅如哲君子,觉在群蒙先。

揭之几案上,使我心洒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三月十一夜纪候

春光正浓二三月,气候不作春和柔。

白昼炎炎若盛夏,半夜凄凄如老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久不雨

草庐卧龙目未开,岩溪作霖手未抬。

苍生望望亦劳尔,霶霈甘泽从何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忆李友叔皓三首(其三)

初见即我赠,东京博雅堂。

再见复我和,北窗小梅章。

此物今只存,而人乃云亡。

有时牵龙尾,浓磨发精光。

恍惚金漆交,相与游翰场。

间或展骚轴,熟玩题芬芳。

嶙峋骨鲠语,犹能动刚肠。

触物即君感,感物复君伤。

藏之不敢轻,于以无君忘。

嗟嗟岂无朋,知心鲜其当。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