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洛下因归去,关西忆二龙。
笠漫河岸雪,衣着虢城钟。
睡鸭浮寒水,樵人出远峰。
贺当化闾俗,护取草堂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乡的景象和心境。"洛下因归去,关西忆二龙"表达了诗人离开洛阳,向西行进时对故土的情愫和对二龙山的怀念。这里的“二龙”可能是指某个地名或景观,而非具体的两条龙。
接下来的"笠漫河岸雪,衣着虢城钟"则描写了诗人在河岸边行走时的情景,头戴斗笠,身穿长衣,与虢城的钟声相伴。这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也透露出诗人的孤独和淡泊。
"睡鸭浮寒水,樵人出远峰"是对冬日景象的生动描绘,睡在水面上的鸭子和从远山中出来砍柴的人,都充分展现了诗人观察自然的细致眼光与深厚情感。
最后两句"贺当化闾俗,护取草堂松"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融入平凡的生活,并珍惜那份简朴与自然的联系。这里的“化闾”指的是归隐田园,而“草堂松”则象征着诗人的隐居之地和他对自然的依恋。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幽深,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不详
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晚唐诗人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积雪峰西遇奖称,半家寒骨起沟塍。
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
授钺已闻诸国静,坐筹重见大河澄。
功居第一图烟阁,依旧终南满杜陵。
圭峰秋后叠,乱叶落寒墟。
四五百竿竹,二三千卷书。
云深猿拾栗,雨霁蚁缘蔬。
只隔门前水,如同万里馀。
落叶溅吟身,会棋云外人。
海枯搜不尽,天定著长新。
月上分题遍,钟残布子匀。
忘餐二绝境,取意铸陶钧。
极顶云兼冻,孤城露洗初。
共辞嵩少雪,久绝贝多书。
远照雁行细,寒条狖挂虚。
分泉煎月色,忆就茗林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