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崔十八宿龙门兼寄令狐尚书冯常侍

水碧玉磷磷,龙门秋胜春。

山中一夜月,海内两閒人。

等是幽栖伴,俱非富贵身。

尚书与常侍,不可得相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水清澈如碧玉闪烁磷光,龙门的秋天比春天更美好。
在山中度过一夜,月色皎洁,我们两人都是世外闲人。
同样是隐居的伴侣,我们都不是富人或显贵。
尚书和常侍这样的高位,我们无法亲近得到。

注释

水碧玉磷磷:形容水清澈而泛着玉石般的光泽。
龙门:此处可能指代名胜之地,或者比喻仕途的晋升之路。
秋胜春:秋天的景色或氛围胜过春天。
山中一夜月:在山中度过的一晚,月色皎洁。
海内两閒人:两个人都远离尘世,像在海边的隐士。
等是幽栖伴:都是彼此隐居生活的同伴。
俱非富贵身:都不是拥有财富和地位的人。
尚书:古代官职,这里可能指的是权高位重的人物。
常侍:古代官职,通常指皇帝身边的近臣。
不可得相亲:无法接近或交往这些高贵之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同崔十八宿龙门兼寄令狐尚书冯常侍》。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龙门山中相聚时的情景,并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淡泊明志、不慕虚荣的生活态度。

"水碧玉磷磷,龙门秋胜春。" 这两句描绘了龙门山秋天的美丽景色,水清如碧玉,秋日之美甚至胜过了春天,这是诗人对自然之美的高度赞美。

"山中一夜月,海内两閒人。" 山中一夜的明月,与远方朋友之间的心灵相通,虽然距离遥远,但心灵上的交流却如同近在咫尺。

"等是幽栖伴,俱非富贵身。尚书与常侍,不可得相亲。"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官厚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友情纯净无私的珍视。尽管诗人和朋友都担任着一定的官职,但他们之间的交往超越了世俗的荣华富贵,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相通。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白居易温婉、真挚的诗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同崔十八寄元浙东王陕州

未能同隐云林下,且复相招禄仕间。

随月有钱胜卖药,终年无事抵归山。

镜湖水远何由汎,棠树枝高不易攀。

惆怅八科残四在,两人荣闹两人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同梦得和思黯见赠来诗中先叙三人同宴之欢次有叹鬓发渐衰嫌孙子催老之意因酬妍唱兼吟鄙怀

醉伴腾腾白与刘,何朝何夕不同游。

留连灯下明犹饮,断送尊前倒即休。

催老莫嫌孙稚长,加年须喜鬓毛秋。

教他伯道争存活,无子无孙亦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同梦得暮春寄贺东西川二杨尚书

龙节对持真可爱,雁行相接更堪誇。

两川风景同三月,千里江山属一家。

鲁卫定知连气色,潘杨亦觉有光华。

应怜洛下分司伴,冷宴闲游老看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因梦得酬牛相公初到洛中小饮见赠

淮南挥手抛红旆,洛下回头向白云。

政事堂中老丞相,制科场里旧将军。

宫城烟月饶全占,关塞风光请半分。

诗酒放狂犹得在,莫欺白叟与刘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