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庐遣兴

无客且闭门,有兴即赋诗。

盘餐随厚薄,妻儿同饱饥。

读书不求解,识字不必奇。

拂榻卧清昼,隐几消良时。

林莺韵古木,萍鱼闯幽池。

敝庐亦足乐,陶令真吾师。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敝庐遣兴》由宋代诗人谢逸所作,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首句“无客且闭门”,描绘了诗人独居的生活状态,选择在无人打扰的情况下,静心于自己的世界。接着“有兴即赋诗”则表明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每当兴致来临时,便以诗抒怀。

“盘餐随厚薄,妻儿同饱饥”,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物质的淡泊态度,认为食物的丰盛与否并不重要,只要能与家人共享,便是满足。这种朴素的生活哲学,反映了诗人对家庭情感的珍视。

“读书不求解,识字不必奇”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知识追求的豁达态度。他并不强求深入理解每一个字词,也不追求文字的奇特,而是享受阅读过程本身带来的乐趣和心灵的滋养。

“拂榻卧清昼,隐几消良时”,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场景,他在白天拂去床榻上的灰尘,静静地躺着,消磨时光,享受宁静与安逸。

“林莺韵古木,萍鱼闯幽池”,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林中的黄莺在古木间歌唱,水面上的鱼儿偶尔跃出,打破了水面的平静,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最后,“敝庐亦足乐,陶令真吾师”表达了诗人对简陋居所的满足感,以及对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崇敬之情。他认为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也能找到快乐,而陶渊明则是他学习的榜样,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自由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生活智慧的作品。

收录诗词(317)

谢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 字:无逸
  • 号:溪堂
  • 籍贯: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
  • 生卒年:1068-1113

相关古诗词

与诸人分韵咏古碑探得罗池庙记以池字为韵

德不盖当代,名欲万世垂。

刻石期后人,石与名俱隳。

子厚名世士,投荒死南夷。

柳民怀遗爱,作庙临罗池。

韩公记其事,沈子书其词。

韩词昭万古,沈诗妙一时。

名实两无愧,后世传不疑。

古人共閒燕,翰墨相娱嬉。

食不设寒具,玩此前贤碑。

愿作集古录,模楷欧少师。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王立之园亭七咏(其一)顿有亭

富贵幻天机,饥寒撼关楗。

参前横利害,俗眼青白眩。

苏黄两玉人,落笔传九县。

向来窜遐荒,弃捐若秋扇。

王侯介如石,乃心不可转。

投之古锦囊,不遗俗子玩。

近来夸奢子,嗜好亦稍变。

有客来借观,君无唾其面。

酌酒对银钩,吞声勿复辩。

形式: 古风

王立之园亭七咏(其二)漱醉亭

我家北斗南,卜居近山坞。

浚井得清泉,凿池不择土。

京城井鳞鳞,厥味半甘苦。

谁知城南园,有泉白如乳。

门前车马喧,客醉日亭午。

呼童转辘轳,铜瓶挂修组。

漱齿得甘凉,如风涤烦暑。

心清谈辩驶,舌端洒飞雨。

但恐醉复醒,君眠客不去。

形式: 古风

王立之园亭七咏(其三)大裘轩

小人拙生事,三冬卧无帐。

忍寒东窗底,坐待朝曦上。

徐徐晨光晞,稍稍气血畅。

薰然四体和,恍若醉春酿。

此法秘勿传,不易车百两。

君胡得此法,开轩亦东向。

苏公名大裘,意岂在万丈。

但观名轩心,人人如挟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