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春回

霁霞散晓,射水村渐明,渔火方绝。

滩露夜潮痕,注冻濑凄咽。

征鸿来时应负书,见疏柳、更忆伊同折。

异乡憔悴,那堪更逢,岁穷时节。东风暗回暖律。

算拆遍江梅,消尽岩雪。唯有这愁肠,也依旧千结。

私言窃语些誓约,便眠思梦想无休歇。

这些离恨,除非对著、说似明月。

形式: 词牌: 望春回

翻译

雨后的朝霞渐渐消散,射水村开始明亮起来,渔火刚刚熄灭。
沙滩上还留有夜晚潮汐的痕迹,寒冷的溪流发出悲凉的声音。
远行的大雁飞来时,应该带着书信,看到稀疏的柳树,会更加想念与她一起折柳的日子。
在异乡生活,我已憔悴不堪,更何况又逢年终岁末。东风悄然带来春天的气息。
计算着梅花凋零,山岩上的雪也即将消融,只有这愁绪,依然纠结如故。
私下里低声许下誓言,即使在梦中也在不断思念。
这些离别的痛苦,除非向明月倾诉,才能得到一丝慰藉。

注释

霁霞:雨后初晴的霞光。
射水村:村庄名。
凄咽:悲凉的声音。
征鸿:远行的大雁。
疏柳:稀疏的柳树。
伊:指代对方。
岁穷时节:年终岁末。
东风:春风。
回暖律:春天的气息。
江梅:江边的梅花。
岩雪:山岩上的雪。
私言窃语:私下交谈。
无休歇:不停止。
离恨:离别之苦。
明月:月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早春时节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开篇“霁霞散晓,射水村渐明”,写出了初春晨曦中山村逐渐清晰的景色,这是自然美景的描绘,也为后文的情感抒发铺垫了氛围。“渔火方绝”则透露出夜晚渔夫点燃的篝火已经熄灭,时间已指向黎明之后。

“滩露夜潮痕,注冻濑凄咽”,在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滩石上的露珠和夜间潮水的痕迹,以及寒冷的溪流声响,表现了自己的孤独与凄凉。这些意象不仅描绘出了早春的荒凉,更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征鸿来时应负书”,这里的“征鸿”指的是候鸟的归来,而“负书”则意味着带着信件。诗人表达了想要通过这些归来的鸟儿传递自己的书信,希望与远方亲人的联系。这不仅是对自然界中生命迁徙的一种寄托,也是诗人情感的外化。

“见疏柳、更忆伊同折”,诗人在看到稀疏的柳树时,更增添了对过去共同生活的回忆和对亲人的思念。这里的“伊”字,通常指代亲爱的人或往事,表达了深切的情感。

“异乡憔悴,那堪更逢,岁穷时节”,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寂寞中,对于即将到来的春天感到无奈和悲哀。这里的“那堪”字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力感,“岁穷时节”则强调了时间的艰难和自己的处境。

“东风暗回暖律”,随着东风的温暖,自然界开始复苏,这是春天到来的象征,但诗人内心的忧伤并未因此而减轻。

“算拆遍江梅,消尽岩雪”,这里通过对梅花和岩石上积雪的描写,表达了时间流逝以及自然界变化的主题。然而,这些景物的变化对于诗人的情感来说,并没有带来任何安慰。

“唯有这愁肠,依旧千结”,诗人的心绪如同被无数线索所束缚,不论外界如何变迁,他的忧愁始终如影随形,难以解脱。这里的“愁肠”指的是内心深处的情感纠葛,“千结”则形象地表达了这份情感之复杂与深重。

“私言窃语些誓约”,诗人在夜静时分,轻声细语地回忆起那些对亲人的承诺和约定。这些话语不仅是对过去的缅怀,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

“便眠思梦想无休歇”,这里表达了诗人即使在睡眠中,也无法摆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他的脑海中充斥着这些离别之痛,连梦境都难以安宁。

最后,“这些离恨,除非对著、说似明月”,诗人将所有的离愁与不舍通过对着月亮倾诉来表达,只有在明月下,这些情感才得到了宣泄和理解。这里的“对著”指的是面向某物而说话,“说似”则意味着比喻,通过这种方式,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同时也强调了月亮作为倾听者与见证者的象征意义。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早春景色,更重要的是,它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异乡孤独中所承受的心灵创伤。

收录诗词(12)

李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善画翎毛,兼工写竹。见《画继》卷三、《画史会要》卷二。《宋诗纪事补遗》中曾记述,见《乐府雅词》卷下

  • 字:景元
  • 籍贯:华亭(今上海松江)
  • 生卒年:1098—1100

相关古诗词

梦玉人引

渐东风暖,陇梅残,霁云碧。

嫩草柔条,又回江城春色。

乍促银签,便篆香纹蜡有馀迹。

愁梦相兼,尽日高无力。

这些离恨,依然是、酒醒又如织。

料伊怀情,也应向人端的。何故近日,全然无消息。

问伊看,伊教人到此,如何休得。

形式: 词牌: 梦玉人引

幔卷绸/慢卷绸

绝羽沈鳞,埋花葬玉,杳杳悲前事。

对一盏寒灯,数点流萤,悄悄画屏,巫山十二。

蕣脸星眸,蕙情兰性,一旦成流水。

便纵有、甘泉妙手,洪都方士何济。香闺宝砌。

临妆处,迤逦苔痕翠。

更不忍看伊,绣残鸳侣,而今尚有,啼红粉渍。

好梦不来,断云飞去,黯黯情无际。

谩饮尽香醪,奈向愁肠,消遣无计。

形式: 词牌: 慢卷绸

献帅府经历二首(其二)

拟把孤忠报主知,主知未报已身疲。

明朝定作长淮鬼,马革应烦为裹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献帅府经历二首(其一)

一饭感恩无地报,此心许国已天知。

胸中千古蟠钟阜,一死鸿毛断不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