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溪流

西山连夕雨,涨此百尺浑。

怒涛响半空,气可飘昆崙。

一朝势力尽,枯苇有不能。

洋洋溟渤宽,终古无亏盈。

形式: 古风

翻译

西山整日下着雨,使得这条河的水位上涨,变得浑浊无比。
汹涌的波涛在半空中发出响声,仿佛能撼动昆仑山的气势。
一旦水流的力量减弱,即使是干枯的芦苇也无法抵挡。
广阔的海洋广阔无垠,永远保持着它的深邃,没有盈满或亏损的时候。

注释

连夕:整夜不断。
涨此:使河水上涨至此。
浑:浑浊。
怒涛:汹涌的波浪。
昆崙:古代神话中的西方神山。
势力尽:力量耗尽。
枯苇:干枯的芦苇,比喻弱小的事物。
洋洋:形容广大无边。
溟渤:古代对大海的称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西山连绵不断的晚霞与暴雨交织的壮丽画面。"西山连夕雨,涨此百尺浑"一句,以西山为背景,展现了雨水如潮水般涌来,气势磅礴,直达百尺之高,给人以压迫感。"怒涛响半空,气可飘昆崙"则描绘了雨后的溪流,声如雷鸣,气势宏大,可与昆仑山相比,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的力量和壮观。

然而,"一朝势力尽,枯苇有不能"又转而表现出一种生命力的脆弱,一旦潮水退去,连坚韧的苇草也无法承受那股巨力。最后,"洋洋溟渤宽,终古无亏盈"则是对溪流永恒不变的赞美,它寓意着自然界的循环与和谐,即使在狂猛之中,也有它的规律,不会出现过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自然界的力量与脆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永恒规律的赞美。

收录诗词(88)

利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两过黄伯厚皆不遇留诗别之

两过安禅寺,皆言尚未归。

情知相见近,犹欲复来辞。

滩浅舟行涩,风轻雨下微。

白云回首地,天阔柳丝丝。

形式: 五言律诗

别游天台云卧往

半月陪杖屦,此别情讵忘。

平生两知心,踪迹长相望。

兹游天相之,檐雨对夜床。

旅行得心朋,在客如家乡。

如何遽此去,泛彼天台航。

知君爱奇观,赤城有霞光。

傥逢五百尊,问我今行藏。

诗骨瘦未改,双鬓尘已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走佛岩道中

避乱走佛岩,依依绝溪水。

有客六弟昆,遮予访行事。

一云分路亡,庶或一不死。

一云相为命,生死同所值。

远逝宿无舂,近逃寇能至。

垂涕赠之言,此身苦难避。

山剽无崖巅,兵骄有城市。

共守固已非,分逃岂云是。

风闻宜邑郛,聚落复烟燬。

沸鼎无清鳞,四瞻谁善地。

不辰自至斯,乾坤古无际。

形式: 古风

和希声莲华樵人遇仙行

芦溪之山高插天,莲峰更压芦溪山。

峰头青壁几千年,谁知玉阙藏神仙。

平明采樵陈氏子,五云深处楼台起。

中有七仙白玉冠,方瞳射人秋自寒。

台前一道白莲泉,七始花开一成莲。

固知此子无仙骨,祇以■㣚入仙室。

低头乞命却走回,尚复褰裳取莲实。

归来疑信互相传,朴哉此子非妄言。

安知琼楼玉室峭千尺,即非面前崔嵬一片石。

安知世人俗气厚如山,翻把琼楼玉室作石看。

亦非仙人幻作石,世人俗眼自不识。

安得鸿都道士白玉簪,持我此诗扣青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