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令(其二)次子瞻韵送元素内翰

浴殿词臣亦议兵。禁中颇牧党羌平。

诏卷促归难自缓。溪馆。彩花千数酒泉情。

春草未青秋叶暮。□去。一家行色万家情。

可恨黄莺相识晚。望断。湖边亭上不闻声。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翻译

连皇宫里的文臣也参与军事讨论,禁卫中的将领们团结一致平定了羌族的纷争。
皇帝的命令紧急,我难以从容归乡,溪边的馆舍,无数的彩花和酒泉的美酒寄托着离别之情。
春天的草还未绿,秋天的叶子已凋零,离开的日子临近,家人的离别情绪和众人的关切交织在一起。
遗憾的是与黄莺相识得太迟,遥望湖边亭子,却听不到它的鸣叫声了。

注释

浴殿:指皇宫。
词臣:宫廷文臣。
颇牧:古代名将,这里泛指禁卫将领。
党羌平:团结一致平定羌族叛乱。
溪馆:溪边的住所或旅馆。
彩花:形容华丽的装饰。
酒泉情:借酒表达离愁别绪。
春草未青:春天尚未到来,草未长出。
秋叶暮:秋天树叶开始凋落。
□去:离去,此处可能缺失一字,用□表示。
一家行色:家人出行的景象。
万家情:众人的关心和情感。
黄莺:鸟名,象征春天。
湖边亭:湖畔的亭子。
不闻声:听不到黄莺的鸣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先的《定风波》之一,表现了词人对朋友即将离去的不舍和对未来重逢的渴望。诗中的“浴殿”指的是宫廷之中,词臣议论军事,禁中牧 党羌平表明朝政宽松,这种背景下,诏卷促归显得急迫而又难以延缓,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忧虑与无奈。

“溪馆”、“彩花千数酒泉情”描绘了一幅春日宴饮图景,其中“春草未青秋叶暮”则透露出时光易逝、季节更迭的感慨。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不确定的忧虑。

“□去”一句中的“□”常被理解为“舟”或“船”,代表着离别,词人通过这一形象强调了离别的情感。紧接着,“一家行色万家情”表达了词人对朋友即将远去的不舍,以及这种离别给所有相识之人的情感带来的影响。

最后两句“可恨黄莺相识晚。望断。湖边亭上不闻声。”则是词人对于与友人相识太晚而感到可惜,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渴望和无奈。湖边亭上,不再有朋友的声音,增添了一份凄凉。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91)

张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 字:子野
  •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
  • 生卒年:990-1078

相关古诗词

定风波令/定风波(其一)

碧玉篦扶坠髻云。莺黄衫子退红裙。

妆样巧将花草竞。相并。要教人意胜于春。

酒眼茸茸香拂面。□见。丹青宁似镜中真。

自是有情偏小小。向道。江东谁信更无人。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定西番(其二)执胡琴者九人

捍拨紫槽金衬,双秀萼,两回鸾。

齐学汉宫妆样,竞蝉娟。

三十六弦蝉闹,小弦蜂作团。

听尽昭君幽怨,莫重弹。

形式: 词牌: 定西番

定西番(其一)

秀眼谩生千媚,钗玉重,髻云低。

寂寂挹妆羞泪,怨分携。

鸳帐愿从今夜,梦长连晓鸡。

小逐画船风月,渡江西。

形式: 词牌: 定西番

定西番

年少登瀛词客,飘逸气,拂晴霓。

尽带江南春色、过长淮。

一曲艳歌留别,翠蝉摇宝钗。

此后吴姬难见、且徘徊。

形式: 词牌: 定西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