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庵赵少保挽诗(其三)

百万频年战虎貔,神驰漠北到洮西。

空馀八阵江头石,未见一丸关上泥。

守父训辞黄阁去,负时名与紫岩齐。

河山收此英灵气,下马千年看墓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林希逸为赵少保所作的挽诗第三首,通过描绘赵少保在军事上的英勇和忠诚,以及他高尚的人格品质,展现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

首句“百万频年战虎貔”,生动地描绘了赵少保在战场上屡次率领大军对抗强敌,如同猛虎和熊罴般勇猛无畏,展现了他在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接着,“神驰漠北到洮西”一句,进一步展示了赵少保的远大志向和广阔的视野,他不仅在南方战场英勇作战,还心系北方边疆的安全,体现了他作为国家栋梁的全局观和责任感。

“空馀八阵江头石,未见一丸关上泥”两句,运用典故,借以表达赵少保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许多成就,但遗憾的是未能亲眼见证某些关键战役的结果,暗示了历史的无奈和英雄的遗憾。

“守父训辞黄阁去,负时名与紫岩齐”则赞扬了赵少保遵循父亲的教诲,坚守正直,即使离开官场,也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名声,与紫岩(一种象征高洁品格的岩石)相提并论,彰显了他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

最后,“河山收此英灵气,下马千年看墓题”表达了对赵少保英灵的敬仰之情,认为他的精神和才华如同河山一般永恒,即便千年之后,人们仍能从他的墓碑上感受到他的英气和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赵少保生平事迹的回顾和赞美,不仅表达了对他的深切哀思,也颂扬了他的英勇、忠诚、智慧和高尚人格,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敬意的作品。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信庵赵少保挽诗(其四)

出语无多动造微,公于学问似生知。

客游槐府珍遗帖,世诵樗翁序近诗。

握手最先门下士,伤心谁勒墓前碑。

匆匆四十年间梦,忆到庐江下榻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赵虚斋挽诗(其一)

两朝人物号耆英,九折崎岖亦饱经。

几度拂衣心似石,重来曳履发如星。

争名可是因文字,转臂堪嗟失典刑。

何处藏山犹有史,悲笳幽咽若为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赵虚斋挽诗(其二)

奥学深功在易通,御题褒句圣恩隆。

成书自讲前无例,异论难齐久始公。

辞有所之端可据,文无不变论尤工。

皋比定集诸仙听,独惜丁宽道不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恕斋洪尚书挽诗(其一)

定是仙从天目来,少曾吟咏到襄淮。

才名词伯班常伯,学问平斋授恕斋。

华盖谩云邻翰苑,衮衣不许上瑶阶。

海山纵好归何处,叹惜人间事好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