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林希逸为赵少保所作的挽诗第三首,通过描绘赵少保在军事上的英勇和忠诚,以及他高尚的人格品质,展现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
首句“百万频年战虎貔”,生动地描绘了赵少保在战场上屡次率领大军对抗强敌,如同猛虎和熊罴般勇猛无畏,展现了他在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接着,“神驰漠北到洮西”一句,进一步展示了赵少保的远大志向和广阔的视野,他不仅在南方战场英勇作战,还心系北方边疆的安全,体现了他作为国家栋梁的全局观和责任感。
“空馀八阵江头石,未见一丸关上泥”两句,运用典故,借以表达赵少保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许多成就,但遗憾的是未能亲眼见证某些关键战役的结果,暗示了历史的无奈和英雄的遗憾。
“守父训辞黄阁去,负时名与紫岩齐”则赞扬了赵少保遵循父亲的教诲,坚守正直,即使离开官场,也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名声,与紫岩(一种象征高洁品格的岩石)相提并论,彰显了他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
最后,“河山收此英灵气,下马千年看墓题”表达了对赵少保英灵的敬仰之情,认为他的精神和才华如同河山一般永恒,即便千年之后,人们仍能从他的墓碑上感受到他的英气和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赵少保生平事迹的回顾和赞美,不仅表达了对他的深切哀思,也颂扬了他的英勇、忠诚、智慧和高尚人格,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敬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