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五磊山

五磊峰高笔插天,长松合抱几千年。

尘氛洒落非人世,风露清明近月边。

枕上数声敲夜磬,山前百亩起春田。

我来欲步苍苔色,不著篮舆两两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五磊峰高耸入云天,千年古松环抱如笔
尘世的喧嚣仿佛远离,清风明月近在眼前
夜晚枕上听敲击的磬声,山前田野春意盎然
我来此地想要漫步青苔,不需借助竹篮轻装前行

注释

五磊峰:形容山峰众多且高峻。
笔插天:比喻山峰直插云霄。
合抱:环绕、包围。
几千年:形容时间久远。
尘氛:尘土和雾气。
非人世:超脱尘世的宁静。
风露:清风和露水。
清明:清澈明亮。
夜磬:夜晚敲击的木鱼或钟磬。
春田:春天的农田。
苍苔:青苔,常指古老而幽静的地方。
篮舆:竹篮做的小车。
两两肩:不用肩膀挑东西,表示轻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五磊山的雄伟景象和清幽氛围。首句"五磊峰高笔插天"以夸张的手法写出山峰之峻峭,仿佛直插云霄。"长松合抱几千年"则强调了山中古树的古老与壮观,暗示着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痕迹。

"尘氛洒落非人世"表达出山中的宁静与超脱尘世的清净,仿佛只有自然的气息在流淌。"风露清明近月边"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清凉与明亮,让人感受到山中月色的皎洁。

"枕上数声敲夜磬"引入了禅寺的元素,增添了静谧的禅意,而"山前百亩起春田"则展示了山下农田生机勃勃的春景,动静结合,富有画面感。

最后两句"我来欲步苍苔色,不著篮舆两两肩"表达了诗人想要亲自踏过青苔,亲身感受山间气息的决心,以及对世俗交通工具的摒弃,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五磊山的自然之美和诗人的心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96)

舒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 号:懒堂
  • 籍贯:慈溪(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41-1103

相关古诗词

题云湖庆安院

门前屏障绕潺湲,付与林僧夜定还。

松盖作云连十里,竹龙行雨出千山。

白公香火莲红后,谢氏池塘草碧间。

我亦凤凰台上客,图閒却笑未能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题五峰兼简英禅师

何人缩地海东偏,灵岳分来不计年。

几见彩云争照日,真疑仙掌欲擎天。

依稀故国松千尺,迤逦前山石一拳。

四面开轩看不足,老僧时立碧溪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天童

日日青鞋踏白沙,未应泛艇即灵槎。

雨溪清越鸣哀玉,风蔓蜿蜒动暗蛇。

晓润芝?挑秀茁,午香茶灶煮苍芽。

玲珑仙客知何在,千古烟霞自一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题布袋和尚

休话人间我独尊,何妨廛肆且随群。

乞钱往往多空手,问路时时向白云。

壁上形容图尚在,囊中气味许谁分。

分明提起无人问,欲会应须眼里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