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旆拥金羁,书生得者稀。
何劳问官职,岂不见光辉。
赫赫人争看,翩翩马欲飞。
不期前岁尹,驻节语依依。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时的壮丽场景。开篇“大旆拥金羁,书生得者稀”两句,写出了官员乘坐的马车被华丽的大旗环绕,马匹佩戴着金饰,这样的装扮在文人中实属罕见。接下来,“何劳问官职,岂不见光辉”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官员地位的肯定和赞赏,不需要特意询问其官职,因为他的威仪已经如同光芒四射,让人一目了然。
中间两句“赫赫人争看,翩翩马欲飞”生动描绘了围观者众多、竞相观看的热闹场面,以及那匹马似乎也被气氛所感染,显得异常活跃和有力。最后,“不期前岁尹,驻节语依依”表达了一种出乎意料的重逢之情,在去年的这同一地点与今日相遇,如同旧时的言辞仍在耳边回响。
整首诗通过对官员赴任场面的描绘,以及对其威仪和光辉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不舍和重逢时的喜悦。白居易以其平实的语言风格,将这份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羲和走驭趁年光,不许人间日月长。
遂使四时都似电,争教两鬓不成霜。
荣销枯去无非命,壮尽衰来亦是常。
已共身心要约定,穷通生死不惊忙。
怅望慈恩三月尽,紫桐花落鸟关关。
诚知曲水春相忆,其奈长沙老未还。
赤岭猿声催白首,黄茅瘴色换朱颜。
谁言南国无霜雪,尽在愁人鬓发间。
钱唐山水接苏台,两地褰帷愧不才。
政事素无争学得,风情旧有且将来。
双蛾解佩啼相送,五马鸣珂笑却回。
不似刘郎无景行,长抛春恨在天台。
口厌含香握厌兰,紫微青琐举头看。
忽惊鬓后苍浪发,未得心中本分官。
夜酌满容花色暖,秋吟切骨玉声寒。
承明长短君应入,莫忆家江七里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