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百舌来何处,重重祗报春。
知音兼众语,整翮岂多身。
花密藏难见,枝高听转新。
过时如发口,君侧有谗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开头“百舌来何处,重重祗报春”两句通过对蝉蜕鸣叫声的描述,传达了春天到来的信息,蝉蜕的叫声如同报告者,宣告着春天的消息。而“知音兼众语,整翮岂多身”则写出了蝉蜕虽然小却能发出丰富多变的声音,让人怀疑它们是否有多个身体。
接下来的“花密藏难见,枝高听转新”两句,从视觉到听觉的转换,通过蝉蜕在高处的树枝上鸣叫,声音随风传来,增添了一份神秘感。最后,“过时如发口,君侧有谗人”则引出了人际关系的微妙,时间流逝如同话语从口中发出,而身边可能隐藏着说三道四的人。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界细腻观察的能力,更通过蝉蜕之声隐喻了人间是非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老病巫山里,稽留楚客中。
药残他日裹,花发去年丛。
夜足沾沙雨,春多逆水风。
合分双赐笔,犹作一飘蓬。
生年鹖冠子,叹世鹿皮翁。
眼复几时暗,耳从前月聋。
猿鸣秋泪缺,雀噪晚愁空。
黄落惊山树,呼儿问朔风。
汨汨避群盗,悠悠经十年。
不成向南国,复作游西川。
物役水虚照,魂伤山寂然。
我生无倚著,尽室畏途边。
长林偃风色,回复意犹迷。
衫裛翠微润,马衔青草嘶。
栈悬斜避石,桥断却寻溪。
何日干戈尽,飘飘愧老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