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

豪士阻江海,瓜分域中权。

真人开关梁,曾不费一弦。

六朝妙人物,蔓草萦寒烟。

至今哀江南,咏歌在渔船。

穷山虎豹穴,磨衲拥高年。

青天行日月,坐看磨蚁旋。

身将时共晚,道与世相捐。

犹能揽壮观,巨浸朝百川。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豪杰受阻于江海,瓜分了地域的权力。
真正的英雄打开边关,不曾耗费一箭一弦。
六朝的杰出人物,如今只剩下荒草围绕着寒冷的烟雾。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哀叹江南,渔船上还传唱着歌谣。
深山中的猛兽占据洞穴,老者穿着破旧衣裳度过晚年。
青天下运行的日月,静观蚂蚁在原地打转。
随着时光流逝,自身也步入晚年,道义与世间逐渐疏远。
但仍能欣赏壮丽景色,大海如同百川汇聚的早晨。

注释

豪士:杰出的英雄。
阻:阻挡。
瓜分:分割。
真人:真正的英雄。
开关梁:打开边关。
费:耗费。
六朝:古代六个朝代。
蔓草:蔓延的野草。
萦:环绕。
哀江南:哀叹江南。
咏歌:歌谣。
渔船:渔舟。
穷山:深山。
磨衲:破旧衣裳。
高年:老年。
青天:晴朗的天空。
磨蚁:蚂蚁打转。
旋:旋转。
身将:自身。
时共晚:步入晚年。
捐:疏远。
壮观:壮丽景色。
巨浸:大海。
朝百川:汇聚百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金陵》,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眼前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金陵(今南京)历史变迁的独特感受。首句“豪士阻江海,瓜分域中权”暗指六朝时期群雄割据的局面,豪杰们凭借江海之险争夺天下。接下来,“真人开关梁,曾不费一弦”赞美了古代英雄以智取胜,无需武力开疆拓土。

“六朝妙人物,蔓草萦寒烟”则转而描绘六朝时期的文人雅士,他们的风流逸事如今只剩下荒草丛中的冷寂回忆。诗人感慨“至今哀江南,咏歌在渔船”,表达了对往昔繁华消逝的哀思,以及对渔夫唱出的古老歌谣的怀念。

“穷山虎豹穴,磨衲拥高年”形象地描绘了山中隐士的生活,即使身处险恶环境,他们仍能坚守清贫,过着高龄的岁月。“青天行日月,坐看磨蚁旋”运用夸张手法,写出诗人静观世事如磨蚁般流转,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身将时共晚,道与世相捐”表达诗人意识到自己与时代一同老去,但仍然保持着超脱世俗的态度。“犹能揽壮观,巨浸朝百川”最后两句,诗人以壮丽的自然景观收尾,寓意尽管个人力量有限,但依然能欣赏到大自然的宏伟壮观,感叹江河汇聚的壮丽场面。

整体来看,黄庭坚的《金陵》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抒发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个人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雨晴过石塘留宿赠大中供奉

长虹垂地若篆字,晴岫插天如画屏。

耕夫荷锄解袯襫,渔父晒网投笭箵。

子期闻笛正怀旧,车胤当窗方聚萤。

独卧萧斋已无月,夜深犹听读书声。

形式: 七言律诗

临河道中

村南村北禾黍黄,穿林入坞岐路长。

据鞍梦归在亲侧,弟妹妇女笑两厢。

甥侄跳梁暮堂下,惟我小女始扶床。

屋头扑枣烂盈㪷,嬉戏欢争挽衣裳。

觉来去家三百里,一园兔丝花气香。

可怜此物无根本,依草著木浪自芳。

风烟雨露非无力,年年结子飘路傍。

不如归种秋柏实,他日随我到冰霜。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侯元功问讲学之意

金声而玉振,从本用圣学。

石师所未讲,赤子有先觉。

丝直则为弦,可射可以乐。

竹笋不成芦,白圭元抱璞。

匏瓜不能匏,其裔犹为瓟。

土俗颇暖姝,西笑长安乐。

革无五声材,终然应宫角。

木人得郢工,鼻端乃可斲。

形式: 古风

侯尉之吉水覆按未归三日泥雨戏成寄之

叹息侯嬴老,尉曹鞍马疲。

山花迷部曲,江雨压旌旗。

越鸟劝沽酒,竹鸡忧蹋泥。

不知何处醉,遥寄解酲诗。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