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玄初祷雨诗

苏台羽仙餐玉霞,鹤年松骨轻如花。

昼骑金背之神蟆,奉持绿章扣天家。

请陈旱魃为妖邪,惔焚原隰疑烧畬。

草叶焦卷铄石沙,大田秋稼缩不芽。

忽闻赤子声嗟嗟,帝呼将吏乘黑騧。

驱逐电雨鞭雷车,玄云著地手可拿。

雨脚不断纷如麻,来苏百物活鱼虾。

博哉阴功上相嘉,济济多士称栾巴。

羽仙不以名为夸,飘然凫舄辞京华。

冶城仙子邀相遮,拍肩挹袂争喧哗。

忆著安期枣似瓜,招呼不上松风槎。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羽仙在苏州台为百姓祷告降雨的故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羽仙的超凡能力和对人间疾苦的深切关怀。

首句“苏台羽仙餐玉霞”,以“餐玉霞”形容羽仙的非凡修为,暗示其能够与天地自然相通,享受着超脱尘世的清静与祥和。接着,“鹤年松骨轻如花”进一步刻画了羽仙的仙风道骨形象,鹤寿松龄,身体轻盈,如同绽放的花朵,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昼骑金背之神蟆,奉持绿章扣天家”描述了羽仙在白天骑乘着金色的神蟆,手持绿色的文书,向天宫传达人间的祈愿。这一场景充满了神秘色彩,体现了羽仙与天界沟通的能力。

“请陈旱魃为妖邪,惔焚原隰疑烧畬”、“草叶焦卷铄石沙,大田秋稼缩不芽”则描绘了旱灾带来的严重后果,大地干涸,庄稼枯萎,一片荒凉景象。这不仅展示了自然灾难的残酷,也突出了羽仙为解救苍生而进行祷告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忽闻赤子声嗟嗟,帝呼将吏乘黑騧”、“驱逐电雨鞭雷车,玄云著地手可拿”、“雨脚不断纷如麻,来苏百物活鱼虾”等诗句,生动地再现了羽仙施展法力,召唤雷雨,解除旱灾的过程。通过这些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羽仙超凡能力的赞美,以及对雨水带来生机与希望的喜悦之情。

最后,“博哉阴功上相嘉,济济多士称栾巴”赞扬了羽仙的功德,不仅得到了上天的嘉奖,也赢得了人间的赞誉。通过引用栾巴的故事,进一步强化了羽仙的正面形象。

“羽仙不以名为夸,飘然凫舄辞京华”表明羽仙并不追求名利,而是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冶城仙子邀相遮,拍肩挹袂争喧哗”描绘了羽仙离开后,受到其他仙人的欢迎与欢送,体现了他高尚人格的魅力。

“忆著安期枣似瓜,招呼不上松风槎”以安期生的故事作为结尾,表达了对羽仙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暗示了羽仙的离去,留下的是对人间的深深眷恋与祝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叙述,展现了羽仙的超凡能力和对人间疾苦的深切关怀,以及他高尚的人格魅力,是一首充满想象力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1)

释德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洪武五年正月十五日朝廷就钟山寺大建法会普济幽冥四年十二月十五日上御奉天殿集公侯百官宣谕建会之因禁天下屠宰上先斋戒一月以严法赋斋戒

玉食金盘去八珍,九重斋戒谕群臣。

版图宾贡无中外,鬼录流亡有故新。

佛事五天均至化,民生四海贺同仁。

普通有愿长蔬食,曾梦神僧水陆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正月十三日三鼓时上御奉天殿集公侯百官奉上佛表命礼部尚书赍赴钟山启建法会焚之赋奉表

御手封函出紫宸,百灵效职共纷纭。

尚书夜待三更漏,使者朝持五色云。

宣室鬼神徒有问,茂林封禅谩能文。

陈情此日趋灵鹫,万岁千秋报圣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十五日上服衮冕乘辇辂赴法会至日夕迎佛上率公侯百官临法筵供佛行大礼乐用善世等曲先是十四日微雪呈祥寻即开霄是夕星月在天风露湛寂丝竹迭奏灯火交辉礼仪之盛前古莫及赋迎佛礼佛送佛(其一)

鹫岭幡幢下界来,先令滕六净氛埃。

微风不动灯如昼,明月初升乐似雷。

宿卫万夫严虎旅,从官千骑驻龙媒。

衮衣俨在通明殿,一朵红云拥不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十五日上服衮冕乘辇辂赴法会至日夕迎佛上率公侯百官临法筵供佛行大礼乐用善世等曲先是十四日微雪呈祥寻即开霄是夕星月在天风露湛寂丝竹迭奏灯火交辉礼仪之盛前古莫及赋迎佛礼佛送佛(其二)

天子临筵礼觉皇,衣冠陪位亦侯王。

宝台高处金莲色,珠树中间玉佩光。

币帛奉陈先盥洗,茶瓯初献谨焚香。

汉庭不必论前梦,亲睹金容在上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