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四皓庙

石壁苍苔翠霭浓,驱车商洛想遗踪。

天高猿叫向山月,露下鹤声来庙松。

叶堕阴岩疏薜荔,池经秋雨老芙蓉。

雪髯仙侣何深隐,千古寂寥云水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石壁上青苔翠绿浓厚,驾车驶向商洛寻找古人的遗迹。
天空高远,猿猴在山月映照下啼叫,露水滴落,寺庙松林中传来鹤鸣。
树叶凋零,阴暗岩石间薜荔稀疏,秋雨过后,池塘中的芙蓉花已老去。
那位留着雪白胡须的仙人伴侣隐藏得如此深沉,千百年来,这里只有寂静和云水之景。

注释

石壁:坚固的山壁。
苍苔:青苔。
翠霭:翠绿色的雾气。
遗踪:古人留下的痕迹。
天高:天空高远。
猿叫:猿猴的叫声。
山月:山上的月亮。
庙松:寺庙周围的松树。
叶堕:树叶落下。
阴岩:阴暗的岩石。
疏薜荔:稀疏的薜荔植物。
老芙蓉:枯萎的芙蓉花。
雪髯:形容胡须如雪白。
仙侣:仙人朋友。
深隐:深深隐藏。
寂寥:寂静孤独。
云水重:云雾缭绕,显得深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庙的幽静画面,充满了仙气和古意。"石壁苍苔翠霭浓"一句,设定了整体的氛围,让人仿佛能看到那绿色苔藓覆盖的石壁,给人以深邃而神秘之感。"驱车商洛想遗踪"则透露出诗人对古代圣贤的向往和追寻。

接下来的"天高猿叫向山月",通过猿啼声响起的场景,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而"露下鹤声来庙松"则是诗人对自然与古迹共存的情感描写。这里的“鹤”通常象征着高洁和仙风。

"叶堕阴岩疏薜荔,池经秋雨老芙蓉"两句中,“叶堕阴岩”形容了植物在阴暗的岩石间生长的情景,而“池经秋雨老芙蓉”则描绘了一幅秋天雨后,水面上浮着年迈的荷花的画面。这里的“芙蓉”不仅是自然景物的写实,也寄寓了诗人对岁月沧桑的感慨。

最后两句"雪髯仙侣何深隐,千古寂寥云水重"则是在描绘一位仙风道骨的高僧或隐者,他们可能生活在这深山老林中,与世隔绝。"千古寂寥云水重"则是对这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那种生命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古迹的怀想,以及对仙侣隐逸生活的赞美,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与自然合一的高远情怀。

收录诗词(102)

刘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 字:蕴灵
  • 籍贯:汶阳(今山东宁阳)

相关古诗词

题龙门僧房

静室遥临伊水东,寂寥谁与此身同。

禹门山色度寒磬,萧寺竹声来晚风。

僧宿石龛残雪在,雁归沙渚夕阳空。

偶将心地问高士,坐指浮生一梦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吴宫苑

吴苑荒凉故国名,吴山月上照江明。

残春碧树自留影,半夜子规何处声。

芦叶长侵洲渚暗,蘋花开尽水烟平。

经过此地千年恨,荏苒东风露色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巫山庙

十二岚峰挂夕晖,庙门深闭雾烟微。

天高木落楚人思,山迥月残神女归。

触石晴云凝翠鬓,度江寒雨湿罗衣。

婵娟似恨襄王梦,猿叫断岩秋藓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题郑中丞东溪

一境新开雉堞西,绿苔微径露凄凄。

高轩夜静竹声远,曲岸春深杨柳低。

山霁月明常此醉,草芳花暗省曾迷。

即随凤诏归清列,几忆风花梦小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