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和刘沛然王础尘广州荔枝词十首(其二)

树南树北各持竿,掇取枝头颗颗丹。

珠玉在前疑我秽,肝肠如此为君寒。

根移汉苑栽非易,路隔梅关见亦难。

石蜜葡萄那可拟,子桓空羡子乔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荔枝的深情赞美与向往之情。诗人以“树南树北各持竿,掇取枝头颗颗丹”开篇,生动地展现了采摘荔枝的场景,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枝头鲜红欲滴的荔枝散发出的诱人香气。

接着,“珠玉在前疑我秽,肝肠如此为君寒”,诗人将荔枝比作珍贵的珠玉,表达了对荔枝的珍视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内心的纯净与谦逊,似乎在说,面对如此美好的事物,自己都感到自惭形秽。

“根移汉苑栽非易,路隔梅关见亦难”,这两句则从历史与地理的角度,表达了荔枝种植与获取的不易,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与情感价值。汉苑指的是古代皇家园林,梅关则是通往岭南的重要关隘,通过这样的对比,强调了荔枝的珍贵与独特性。

最后,“石蜜葡萄那可拟,子桓空羡子乔丸”,诗人将荔枝与其他水果进行比较,认为即便是石蜜与葡萄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荔枝无与伦比的赞美。同时,引用三国时期曹植(字子桓)的故事,表达了对荔枝的喜爱之情,仿佛连子桓这样的文人都为之倾倒,更显荔枝的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荔枝的细腻描绘与深情赞美,不仅展现了荔枝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情感与历史韵味,让人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古人对这一美味佳果的热爱与敬畏。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次和刘沛然王础尘广州荔枝词十首(其三)

潮水村边十万家,短篱高树不全遮。

风前似醉酡颜酒,膜里如封系臂纱。

匠手剖将和氏璞,清泉浮出魏王瓜。

骊珠探后馀鳞甲,片片阳林二月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和刘沛然王础尘广州荔枝词十首(其四)

离枝五日不成筐,色味何能到玉堂。

汉驿枉教劳马足,李家空复舞霓裳。

止堪作脯供茶宴,合取馀膏付酒娘。

口腹累人垂炯戒,昔贤一疏自千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和刘沛然王础尘广州荔枝词十首(其五)

不因人热气仍烘,草木遥于大化通。

汉火欲兴符自赤,楚萍将霸实先红。

生无北向非怀土,老守南枝敢论功。

待得馀甜归齿颊,只堪唐突小儿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和刘沛然王础尘广州荔枝词十首(其六)

垒垒朱实映清江,树树蝉声绕石幢。

估客满笼归别市,山童一饱卧闲窗。

尝新已办盐鱼饮,消热唯开汗酒缸。

蝴蝶未知无可采,飞来飞去自为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