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

城上归时晚,庭前宿处危。

月明无叶树,霜滑有风枝。

啼涩饥喉咽,飞低冻翅垂。

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翻译

傍晚时分从城墙上归来,庭院前的栖息之处显得高而险峻。
明亮的月光下,没有叶子的树木更显清冷,寒霜使有风的树枝更加滑溜。
饥饿的鸟儿叫声沙哑,喉咙哽咽,飞翔时翅膀因寒冷而低垂。
华丽的堂内鹦鹉,却无法感知外面的冷暖变化。

注释

城上:城墙之上。
归:归来。
晚:傍晚。
庭前:庭院前面。
宿处:栖息之处。
危:高而险峻。
月明:明亮的月光。
无叶树:没有叶子的树。
霜滑:寒霜使...滑。
风枝:有风的树枝。
啼涩:叫声沙哑。
饥喉咽:饥饿的喉咙哽咽。
冻翅垂:翅膀因寒冷而低垂。
画堂:华丽的堂内。
鹦鹉鸟:鹦鹉。
冷暖不相知:无法感知冷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的秋夜景象,反映出诗人孤独、贫寒的心境。"城上归时晚,庭前宿处危"表明诗人在外奔波劳碌,归家已晚,且居住的地方条件简陋。"月明无叶树,霜滑有风枝"则是夜景的描写,无叶的树木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而霜冻覆盖着摇曳的枝头,增添了几分萧瑟感。

接下来,"啼涩饥喉咽,飞低冻翅垂"形象地描绘了一只寒冷中的鸟儿,它因寒而啼叫,喉咽干渴,而它的翅膀也因为严寒而低垂,无法展开。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苦楚和无奈。

最后,"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则是对一群生活在富贵家庭中的鹦鹉鸟儿的一种描绘。这些养在深闺豪宅中的鸟儿,对于外界的严寒与温暖毫不知情,它们所感受到的只是主人房间内外温度的变化,而非自然界的冷暖。这里反映了社会的不平等和隔绝,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与富贵生活之间的遥远和无奈。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折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现实社会的感慨。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忆旧游

忆旧游,旧游安在哉。

旧游之人半白首,旧游之地多苍苔。

江南旧游凡几处,就中最忆吴江隈。

长洲苑绿柳万树,齐云楼春酒一杯。

阊门晓严旗鼓出,皋桥夕闹船舫回。

修蛾慢脸灯下醉,急管繁弦头上催。

六七年前狂烂熳,三千里外思裴回。

李娟张态一春梦,周五殷三归夜台。

虎丘月色为谁好,娃宫花枝应自开。

赖得刘郎解吟咏,江山气色合归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忆江南(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长相思(其一)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形式: 词牌: 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