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黄成之观琼花予不及从以诗代简(其一)

处处春风自物华,有诗不了醉生涯。

别离苦忆平山柳,题品翻疑后土花。

独倚断云愁战马,重歌流水带归鸦。

梦寒飞过江南岸,茅屋依然竹径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无处不感受到春风带来的生机,诗歌伴随我度过醉人的生活。
分别时怀念平山的柳树,题写诗词又让我疑惑是否像后土花开。
独自倚靠在破碎的云边,心中愁绪如同战马,再次吟唱流水之歌,伴随着归巢的乌鸦。
梦中寒意飞过江南的岸边,依旧是那破旧的茅屋和倾斜的竹径。

注释

处处:到处。
春风:温暖的春风。
自物华:带来万物的繁华。
不了:无法结束。
醉生涯:醉人的生活。
别离:离别。
苦忆:深深怀念。
平山柳:平山的柳树。
题品:题写诗词。
后土花:后土(地神)的花朵,比喻美好的事物。
独倚:独自倚靠。
断云:破碎的云。
战马:象征愁绪或内心的激昂。
重歌:再次歌唱。
流水:流水声,可能象征时光流逝。
梦寒:寒冷的梦境。
江南岸:江南的岸边。
茅屋:简陋的茅草屋。
竹径斜:竹林小径倾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题为《约黄成之观琼花予不及从以诗代简》。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怀念。

"处处春风自物华" 这一句描写了春天里到处都能感受到生机勃勃的景象,万物复苏,充满了活力。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传达了一种无论何时何地,自然之美总是令人心醉神迷的感觉。

"有诗不了醉生涯" 这句话表明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就像饮酒一样,让人沉醉其中,不愿意醒来。它也隐含着诗人用诗歌来记录和表达自己的一生,情感和经历。

"别离苦忆平山柳" 则是描述了对于朋友离别的难过回忆。在这里,“平山柳”很可能是一个特定地点,或者是一个象征,这里面的“柳”也常被用来比喻离别之愁。

"题品翻疑后土花" 这句话中,“题品”通常指的是诗人在游览某个地方时留下的诗句或墨迹。这里的“翻疑”可能是因为诗人的心境复杂,既有对美景的赞叹,也有对朋友离别的思念。而“后土花”则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描绘,也许指的是某个特定的风景名胜。

"独倚断云愁战马" 这里的“独倚断云”形象生动,传达了诗人孤独的感受。而“愁战马”则是对战争中悲哀马匹的描写,这里可能是一个比喻,用来表达诗人的忧虑和内心的不平静。

"重歌流水带归鸦" 这句中的“重歌”意味着反复吟唱,通过音乐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里的“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带归鸦”则是描绘了黄昏时分,乌鸦随着水流飞回巢穴的情景,也许隐喻着诗人的某种心境或期盼。

"梦寒飞过江南岸" 这句中的“梦寒”可能意味着夜晚的凉意或者是梦中的清醒和孤独。而“飞过江南岸”则是在描绘一幅画面,江南的春天,温暖而又有些许凉意。

"茅屋依然竹径斜" 这句话中,“茅屋”通常指的是简陋的小屋,而“竹径斜”则是对周围环境的一个生动描绘。在这里,诗人可能在通过这种宁静的景象来表达自己对于平淡生活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朋友离别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老态

看书之眼看山脚,二事俱妨可奈渠。

药自不能专忌蟹,酒吾甚爱未浮蛆。

处人间世每如此,微造物游谁与居。

衰病老来常态耳,莫教左右手孤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舟次当涂

一似馀杭路,寒洲半是芦。

客依秋泊岸,渔带晚收罛。

远树齐于荠,平芜杂以凫。

可怜沙上月,相见又当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舟次严陵(其一)

人语山相应,舟行岸自移。

鱼因寒越隽,鹭到晚犹饥。

岁尽难为客,江晴易得诗。

渺予烟水阔,何以此行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舟次严陵(其二)

与雁分洲宿,连云做梦清。

江风人事老,夜雨客心惊。

潮急仍吞濑,更寒不过城。

子陵吾所韪,蓑外底须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