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揭秘监三十四韵

试续儒林传,之人迹已陈。

归魂钟阜夜,复魄董溪春。

忆昔初观国,乘时早致身。

家声汉司马,冑教古成均。

学术诸生识,才华六馆亲。

南宫燃烛夕,北省听銮晨。

秘阁诗书旧,容台礼乐新。

讨论抽邃典,制作迈常伦。

信是闺中彦,端为席上珍。

春官方载笔,东郭已埋轮。

雕鹗期高奋,骅骝且远巡。

薇垣莲幕客,乌府绣衣人。

岂独司喉舌,犹应领缙绅。

青冥来健翮,沧海起修鳞。

王气幽州歇,妖氛国步屯。

依刘西适洛,恋阙北过秦。

贾傅俄悲鵩,宣尼竟泣麟。

风尘辞组日,江汉负羁臣。

殷士皆登用,黄公独隐沦。

《黍离》兴叹切,《麦秀》入歌频!

牢落征涂上,飘零甬水滨。

时艰怜子孝,岁俭感妻仁。

我羡陶元亮,人誇贺季真。

如何遽凋谢,况乃久邅迍。

已矣成长往,哀哉付劫尘。

黔娄衾不足,原宪数方贫。

笔冢名空在,文场事已泯。

行囊犹简牍,旅冢但荆榛。

听雨尝连榻,吟风更接茵。

玉山涵远润,金井漱馀津。

白首论交地,黄泉诀别辰。

分财悲鲍叔,投辖失陈遵。

北海谁求隐,东都罢对宾。

向来知己泪,沾洒满衣巾。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哭揭秘监三十四韵》,以哀悼之情感人至深,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惋惜。诗中不仅描绘了友人生前的辉煌成就与高尚品德,也表达了对友人不幸离世的痛心与无奈。

开篇“试续儒林传”,既是对友人生前贡献的肯定,也是对其身后影响的期待。接下来的诗句,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细节,如“归魂钟阜夜”、“南宫燃烛夕”等,勾勒出友人一生的轨迹与成就,从学术研究到官场经历,再到个人品格的展现,无不体现出其卓越与高尚。

“秘阁诗书旧,容台礼乐新”两句,既是对友人学术与文化贡献的高度赞扬,也暗示了其在社会文化领域的深远影响。而“讨论抽邃典,制作迈常伦”则进一步强调了友人在学术研究上的创新与深度。

后半部分转而抒发对友人离世的哀痛之情,通过“贾傅俄悲鵩,宣尼竟泣麟”等典故,表达了对友人不幸命运的同情与哀悼。最后,“分财悲鲍叔,投辖失陈遵”两句,更是将友情的深厚与离别的痛苦推向高潮,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沉重与不舍。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凝练,不仅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通过对友人生平的回顾与哀悼,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310)

戴良(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字:叔能
  • 号:九灵山人
  • 籍贯:元明间浦江
  • 生卒年:1317—1383

相关古诗词

秋日书怀

独对阑干苜蓿盘,入秋两鬓转斑斑。

长涂自觉衰难任,故国谁今老未还。

犹喜病妻安久困,只怜弱子历多艰。

有书若报征徭事,又遣新愁损旧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寄胡仲孚

客里游从近十年,一时朋旧羡君贤。

学通上古长桑术,道悟《南华》散栎篇。

交久直看书似笋,爱深时借笔如椽。

白头归倚西风立,一度相思一惘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胡舜咨

曾著宫袍赋《上林》,一朝归卧白云深。

昂昂老鹤鸣皋态,耿耿惊鸿避弋心。

病起尚馀颁送药,客过时共赐来金。

乡邦珍重斯文寄,莫为愁多鬓雪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寄郑彦博

礼帙初携入奉常,濯缨又复向沧浪。

匡时未必惭长□,抚事无如归故乡。

雨钓海头机已息,云根谷口鬓俱苍。

客来若也询馀计,题得新诗满草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