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
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的夜晚景象。开篇"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两句,通过对露水与秋夜月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暧"字用得甚好,既形容了秋天温度的转换,也为后文的深夜寒凉埋下伏笔。
接下来的"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两句,则是对露水滴落的情景进行细腻刻画。"痕沾"一词形容露水在物体上的凝结,而"珠箔"则将这些露珠比作珍贵的珠宝,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之情。"点落玉盘空"更是将露滴在空旷的玉盘上形成的清脆声音描绘得淋漓尽致。
中间的"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两句,通过竹叶轻摇惊起的小鸟,以及草丛间隐约传来的虫鸣声,渲染出夜晚的寂静与生灵的微小活动。这里的"时"字和"暗"字,用得恰到好处,增添了诗意的层次感。
结尾的"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两句,则是对整体景象的总结及深化。"满园生永夜"表达了时间的静止和空间的广阔,而"渐欲与霜同"则预示着秋意渐浓,露水即将凝固成为霜花,这里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一种季节变迁、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语言精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略显寂寞的秋夜之中。
不详
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南行春已满,路半水茫然。
楚望花当渡,湘阴橘满川。
山横湖色上,帆出鸟行前。
此任无辞远,亲人贵用还。
近出圭峰下,还期又不赊。
身闲多宿寺,官满未移家。
罢钓临秋水,开尊对月华。
自当蓬阁选,岂得卧烟霞。
红叶落湘川,枫明映水天。
寻钟过楚寺,拥锡上泷船。
病客思留药,迷人待说禅。
南中多古迹,应访虎溪泉。
君在桐庐何处住,草堂应与戴家邻。
初归山犬翻惊主,久别江鸥却避人。
终日欲为相逐计,临岐空羡独行身。
秋风钓艇遥相忆,七里滩西片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