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诗十二首(其七)

酒星非所酌,月桂不为食。

虚薄空有名,为君长叹息。

兰蕙虽可怀,芳香与时息。

岂如凌霜叶,岁暮蔼颜色。

折柔将有赠,延意千里客。

草木知贱微,所贵寒不易。

形式: 古风

翻译

酒星并不为我斟酌,月桂也不是我美食。
徒有虚名而无实利,为你我长久地叹息。
虽然怀念兰蕙的芬芳,但它的香气随风消逝。
哪里比得上那凌霜的叶子,即使在年末仍保持翠绿的色泽。
折取柔韧的枝条作为赠礼,期待远方的客人。
草木知道自己的卑微,但它们珍视寒冷中的坚韧不易。

注释

酒星:象征美酒或酒神。
非所酌:不是用来给我喝的。
月桂:古希腊神话中代表荣誉的树,此处指荣誉。
不为食:不是用来给我享用的。
虚薄:空洞无物,指没有实际价值。
空有名:只有空名。
兰蕙:一种香草,象征高洁之士。
虽可怀:虽然可以怀念。
凌霜叶:能抵抗霜冻的树叶,象征坚韧。
蔼颜色:颜色浓郁,形容生机盎然。
折柔:折取柔软的枝条。
有赠:作为礼物赠送。
延意:表达心意。
千里客:远道而来的客人。
草木:此处代指世间万物。
贱微:地位低下,微不足道。
所贵:所珍贵的。
寒不易:在寒冷中保持不变的品质。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淡泊名利的情怀。开篇“酒星非所酌,月桂不为食”表明诗人对世俗的享乐并不感兴趣,他追求的是心灵的澄清和精神的独立。“虚薄空有名,为君长叹息”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和一种深深的感慨。

接着,“兰蕙虽可怀,芳香与时息”中“兰蕙”比喻高洁的情操,而“芳香与时息”则说明美好的事物终究是有尽的,这增添了一丝哀愁。紧接着,“岂如凌霜叶,岁暮蔼颜色”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坚贞不屈品格的赞赏,即使是在严酷的环境下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本色。

“折柔将有赠,延意千里客”则是诗人想要将这种高洁的情操和坚强的品质传递给远方的朋友,这里的“折柔”象征着诗人的情感和品格,而“延意千里客”则展现了诗人广阔的胸怀和深厚的情谊。

最后,“草木知贱微,所贵寒不易”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于坚持自我本色的看重,他认为普通草木都知道自己微小而不被世人看重,但正是这种不为世俗改变的品质最为难得和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表现了诗人对高洁情操的追求和坚守,以及对于功名利禄淡然处之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拟古诗十二首(其八)

神州高爽地,遐瞰靡不通。

寒月野无绿,寥寥天宇空。

阴阳不停驭,贞脆各有终。

汾沮何鄙俭,考槃何退穷。

反志解牵局,无为尚劳躬。

美人夺南国,一笑开芙蓉。

清镜理容发,褰帘出深重。

艳曲呈皓齿,舞罗不堪风。

慊慊情有待,赠芳为我容。

可嗟青楼月,流影君帷中。

形式: 古风

拟古诗十二首(其九)

春至林木变,洞房夕含清。

单居谁能裁,好鸟对我鸣。

良人久燕赵,新爱移平生。

别时双鸳绮,留此千恨情。

碧草生旧迹,绿琴歇芳声。

思将魂梦欢,反侧寐不成。

揽衣迷所次,起望空前庭。

孤影中自恻,不知双涕零。

形式: 古风

拟古诗十二首(其十)

秋天无留景,万物藏光辉。

落叶随风起,愁人独何依。

华月屡圆缺,君还浩无期。

如何雨绝天,一去音问违。

形式: 古风

拟古诗十二首(其十一)

有客天一方,寄我孤桐琴。

迢迢万里隔,托此传幽音。

冰霜中自结,龙凤相与吟。

弦以明直道,漆以固交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