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倦客维扬每自悲,有时双泪等闲垂。
眼前所识皆庸我,天下为忧可语谁。
把臂便嫌逢子晚,开縢乃见起予诗。
卷舒万彻吟千遍,此后多应手有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感到孤独和悲伤的情感。"倦客维扬每自悲, 有时双泪等闲垂"表达了诗人因远离家乡、旅途疲惫而产生的哀愁之情。"眼前所识皆庸我,天下为忧可语谁"则是说周围的人都很平凡,没有能够理解自己忧虑的知音。
接下来,"把臂便嫌逢子晚,开縢乃见起予诗"显示了诗人在这种情绪中寻求慰藉于书写。通过提笔写作,诗人才得以暂时逃离现实中的孤独和忧虑。
最后,"卷舒万彻吟千遍,此后多应手有胝"则是说诗人反复吟诵自己写下的诗句,以此来磨练自己的文学才华,甚至不惜牺牲一些皮肤的完整(即“手有胝”),也要达成艺术上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虑,以及通过文学创作来寻找精神寄托和自我修炼的心路历程。
不详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高门鞍马日光荣,势力纷纷起共争。
偶以不能聊自便,敢于兹世独求清。
生无人愧宁非乐,死有天知岂待名。
客食官居同是苟,何须称别异平生。
浮生飘泊委蓬蒿,洴澼无封敢叹劳。
心学古人方有愧,身从衰俗忽为高。
苟惭枉道干箪食,肯谓非时爱一毛。
末学从兹益知守,善人不鄙与华褒。
君唱奈高何,君休我试歌。
古今愚智府,天地是非罗。
何日功名就,青云日月磨。
俗儿吾不较,计此竟谁多。
篇篇光绝夺春华,中有纯音正不邪。
跛鳖久惭追骏足,降旗今巳怯崇牙。
清新格调空吟讽,猥冗言辞自咄嗟。
为我指迷终有得,曲蓬从此长丛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