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绍和还南京

交游遍寰宇,契合无几人。

骎骎入老境,落落星在晨。

鼎鼎百年间,会晤能几旬。

况复限区域,世务萦其身。

久别喜相见,见疏情转亲。

俄顷又复去,宁不含酸辛。

缅怀古贤哲,未必生同辰。

道同心自契,千里如比邻。

溶溶天上月,湛湛空中云。

举目即见之,光景常如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丘浚所作的《送刘绍和还南京》。诗中描绘了与友人刘绍和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

首句“交游遍寰宇,契合无几人”表达了诗人广泛结交朋友,但真正能够心灵相通、心意相合的朋友却寥寥无几。接着,“骎骎入老境,落落星在晨”描绘了岁月流逝,自己步入老年,而星辰在晨时显得孤独,暗喻了时光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

“鼎鼎百年间,会晤能几旬”感叹人生短暂,相聚的时间屈指可数。“况复限区域,世务萦其身”则指出地域的限制和世俗事务的繁忙,使得相聚更加困难。接下来,“久别喜相见,见疏情转亲”表达了重逢的喜悦,即使关系变得疏远,但情感却因此变得更加深厚。

“俄顷又复去,宁不含酸辛”描述了相聚后又要分别的痛苦,心中充满了不舍与酸楚。“缅怀古贤哲,未必生同辰”通过引用古人来表达对友情的向往,即使不能同时出生,也能像古人那样心灵相通。“道同心自契,千里如比邻”强调了志趣相投的重要性,即使相隔千里,也如同近邻一般亲密无间。

最后,“溶溶天上月,湛湛空中云”以美丽的自然景象比喻友情的美好与永恒。“举目即见之,光景常如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与期待,无论何时何地,这份友情都将如同初见时那般新鲜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真挚友谊的珍视与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相聚不易的感慨。

收录诗词(272)

丘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玉峰、,琼州琼台(今属海南)人。景泰五年进士,历官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临祭酒、礼部侍郎、尚书、纂修《宪宗实录》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等职。学问渊博,熟悉当代掌故,晚年右眼失明仍披览不辍,研究领域涉政治、经济、文学、医学等,著述甚丰,同海瑞合称为“海南双壁”

  • 字:仲深
  • 号:深庵
  • 籍贯:别号海山老
  • 生卒年:1418~1495

相关古诗词

刘草窗挽章

刘均癖于诗,老大意转豪。

举目一世空,振衣千仞高。

左顾少陵杜,右盻彭泽陶。

琐琐儿女语,呫嗫徒嗷嗷。

仰天肆大嚼,对客挥长毫。

剂量古与今,针砂诗与骚。

一一中膏肓,竖子焉能逃。

惜哉抱所见,白首竟莫遭。

巳矣勿复道,落日悲风号。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兀坐有感

兀坐一室中,荡荡天地宽。

坐看百世上,宛在瞬息间。

开眼无间隔,身如生羽翰。

顿然忽有悟,不觉喟然叹。

女织为我衣,男耕为我食。

岂但我一身,全家赖资给。

我身乃大蠹,何以报天德。

形式: 古风

送郑通判还襄阳

我昔游新河,君时犹未冠。

有如金在镕,气燄巳光烂。

京华再见之,风采殊旧观。

青松既出壑,势愈凌霄汉。

对庭违夙心,佐郡试新宦。

政声如江潮,日日临堤岸。

况当有事秋,一日百趣办。

事机纷以沓,无不迎刃断。

骥足虽可展,犹自困羁绊。

去去宜努力,莫起贤劳叹。

时方需异材,九重正宵旰。

形式: 古风

送蒲进士赴铅山县

科名进士重,仕宦宰邑难。

羡尔英妙姿,致身青云端。

牛刀初小试,遽尔涖剧繁。

一朝谢师友,茕然吏民间。

众目胥睊睊,万口哗以欢。

寒者待我衣,饥者待我餐。

晦者赖以明,郁者赖以宣。

一身百责萃,事事来相关。

所贵各当理,事妥民斯安。

况当江闽交,孔道多往还。

一事胡可苟,顷刻宁暂闲。

时时怀隐忧,念念斯民艰。

民乃吾子姓,财乃民肾肝。

民身即我身,心肉何忍剜。

圣朝待士厚,发策亲临轩。

何以报国恩,民者君之天。

爱民即爱君,慎勿忘斯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