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其四)

绿树归莺,雕梁别燕。春光一去如流电。

当歌对酒莫沈吟,人生有限情无限。

弱袂萦春,修蛾写怨。秦筝宝柱频移雁。

尊中绿醑意中人,花朝月夜长相见。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离别与相思的画面。"绿树归莺,雕梁别燕"以莺鸟归巢和燕子离去象征着季节更替和人事变迁,暗示了离别的氛围。"春光一去如流电"形象地表达了时光飞逝之快,让人感叹青春易逝。

"当歌对酒莫沈吟"劝慰人们在欢聚时尽情享受,不必过于感伤,因为人生短暂而情感深厚。接下来的"弱袂萦春,修蛾写怨"通过女子的衣袖和秀眉传达出深深的哀怨之情,暗示了爱情的纠葛。

"秦筝宝柱频移雁"描绘了女子弹奏古筝的情景,以雁阵比喻曲调的婉转,进一步渲染了离愁别绪。最后两句"尊中绿醑意中人,花朝月夜长相见"寄寓了词人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希望即使不能常见,也能在心中相会,寄托了美好的期待和无尽的相思。

整体来看,这首《踏莎行》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优美的词句,展现了晏殊在春天离别之际对爱情的深沉感慨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收录诗词(347)

晏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 生卒年:991-1055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其二)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撼庭秋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形式: 词牌: 撼庭秋

燕归梁(其二)

金鸭香炉起瑞烟。呈妙舞开筵。阳春一曲动朱弦。

斟美酒、泛觥船。中秋五日,风清露爽,犹是早凉天。

蟠桃花发一千年。祝长寿、比神仙。

形式: 词牌: 燕归梁

燕归梁(其一)

双燕归飞绕画堂。似留恋虹梁。清风明月好时光。更何况、绮筵张。

云衫侍女,频倾寿酒,加意动笙簧。人人心在玉炉香。庆佳会、祝延长。

形式: 词牌: 燕归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