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安皇太后挽歌词

陵前春不尽,陵下夜何穷。

未信金蚕老,先惊玉燕空。

挽移兰殿月,笳引柏城风。

自此随龙驭,桥山翠霭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皇家陵墓前春色无尽,陵寝之下长夜漫漫无终。
黄金铸成的蚕还未显老态,玉石雕刻的燕子却已显得空洞无神。
棺椁移动时仿佛牵引着月光下的宫殿,胡笳声引导着柏树环绕的陵园之风。
从此以后伴随帝王的灵驾,安息在桥山那翠绿云雾缭绕之中。

注释

陵前:皇家陵墓之前。
春不尽:春天的美景没有尽头。
陵下:陵墓的下方。
夜何穷:夜晚似乎永远不会结束。
未信:难以相信。
金蚕:用黄金铸造的蚕形装饰,象征永恒。
老:老化,此处指失去光泽或生命力。
先惊:首先感到惊讶的是。
玉燕:用玉石雕刻的燕子形状的装饰。
空:空洞,失去生气。
挽移:棺椁移动,指葬礼队伍的行进。
兰殿:宫殿的美称,可能装饰有兰花,这里代指皇家宫殿。
月:月光,也可能象征哀悼和冷清。
笳引:胡笳的声音引领,胡笳是一种古代吹奏乐器,常用于军中或丧礼。
柏城:柏树围绕的城或陵园,柏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于陵墓周围,象征永恒与哀悼。
自此:从这个时候开始。
随龙驭:跟随帝王的灵魂或灵车,'龙驭'是对帝王去世的委婉说法。
桥山:地名,传说中的黄帝陵所在地,这里泛指帝王的安息之地。
翠霭中:翠绿的云雾之中,形容环境幽静而神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凡尘、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意境。开篇"陵前春不尽,陵下夜何穷"两句,通过对春天和夜晚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时间的永恒和空间的辽阔感,给人以深远的想象。

接下来的"未信金蚕老,先惊玉燕空"则是诗人通过对金蚕(古代织布机器)和玉燕(美好的事物)的提及,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惊讶。

"挽移兰殿月,笳引柏城风"两句,诗人通过对月亮和风的声音进行描绘,将自然景象与建筑物融合,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

最后"自此随龙驭,桥山翠霭中"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愿随着神龙一般的力量,驭乘在桥山之间,与翠绿的云雾共处,这不仅是一种物质层面的飞升,更蕴含了一种精神上的超脱。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变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空间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灞上逢元九处士东归

瘦马频嘶灞水寒,灞南高处望长安。

何人更结王生袜,此客虚弹贡氏冠。

江上蟹螯沙渺渺,坞中蜗壳雪漫漫。

旧交已变新知少,却伴渔郎把钓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灞东题司马郊园

楚翁秦塞住,昔事李轻车。

白社贫思橘,青门老仰瓜。

读书三径草,沽酒一篱花。

更欲寻芝朮,商山便寄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鸂鶒

池寒柳复凋,独宿夜迢迢。

雨顶冠应冷,风毛剑欲飘。

故巢迷碧水,旧侣越丹霄。

不是无归处,心高多寂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四首(其一)

夜醉晨方醒,孤吟恐失群。

海鳅潮上见,江鹄雾中闻。

未腊梅先实,经冬草自薰。

树随山崦合,泉到石棱分。

虎迹空林雨,猿声绝岭云。

萧萧异乡鬓,明日共丝棼。

形式: 排律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