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搦歌四首(其二)

两株银杏江边老,花者是公实者母。

天生神物必有偶,独坐空房今白首。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以奇特的视角,将自然界中的银杏树拟人化,赋予它们以生命和情感,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首句“两株银杏江边老”,描绘了银杏树生长在江边,历经岁月沧桑,显得古老而沉稳。接着,“花者是公实者母”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植物学知识,指出银杏树的花为雄花(公),果实为雌花(母),形象地比喻为“公”与“母”的关系,暗示自然界中万物相依相存的和谐共生状态。

“天生神物必有偶”,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都有其特定的伴侣或对应物,体现了宇宙间万物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哲学思想。最后,“独坐空房今白首”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银杏树比作独自坐在空房中的老人,白发苍苍,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衰老的感慨,同时也隐含着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生命本质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独特见解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领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捉搦歌四首(其三)

路傍古井人所食,清浅分明辨沙砾。

可邻照影多行客,不见须眉见巾帼。

形式: 乐府曲辞

捉搦歌四首(其四)

江东蔗竿长丈二,中间可啖两头弃。

少年往矣老不济,四十五十无多岁。

形式: 乐府曲辞

陇头流水歌辞三首

陇头流水,流离四注。念我劳人,终身霜露。

弱水可途,坚冰在须。时无英雄,咄哉丈夫。

上阪下阪,秦川在眼。左手把鞭,足不能前。

形式: 乐府曲辞

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其一)正月歌

野雪犹未开,水边与林上,次第送青来。

折杨柳,不知思已深,只讶春何久。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