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阳杂兴(其二十三)

长街花鼓闹春宵,独坐荒斋意寂寥。

狷介谁如高士菊,芳鲜共爱美人蕉。

侵帘树影斜随月,绕榻涛声冷带潮。

料得明朝天气好,竹溪应赴阮公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夜晚静谧而略显孤寂的场景。首句“长街花鼓闹春宵”以热闹的街景反衬出后文的寂静氛围,形成鲜明对比。接着,“独坐荒斋意寂寥”直接点明了诗人独自一人在荒凉的书房中,内心感到孤独和寂寞。

接下来的两句“狷介谁如高士菊,芳鲜共爱美人蕉”,运用了拟人手法,将高洁的菊花和美丽的美人蕉赋予了人的性格特征,表达了诗人对这两种植物高雅品质的向往与喜爱。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人格追求和理想境界。

“侵帘树影斜随月,绕榻涛声冷带潮”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清凉,树影随着月光斜斜地投射在帘子上,涛声伴随着潮水的冷意环绕着床榻,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寒意的环境,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最后,“料得明朝天气好,竹溪应赴阮公招”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美好景象的期待,同时也暗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像阮籍那样,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体现了清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8)

马清枢(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哀台湾(其一)

无端劫海起波澜,绝好金瓯竟不完。

阴雨谁为桑土计,忧天徒作杞人看。

皮如已失毛焉附,唇若先亡齿必寒。

我是贾生真痛哭,三更拊枕泪阑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哀台湾(其二)

记曾巨舰赤嵌开,早识东彝伏祸胎。

海外情天难补恨,人间劫火忽成灰。

险随虎踞龙蟠失,忧逐山穷水尽来。

枉说请缨旧儒将,沐猴终竟是庸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哀台湾(其三)

开门揖盗已难支,况复纷纷错著棋。

太息群才皆竖子,何曾一个是男儿。

河山风景伤无异,锁钥东南付与谁。

笑煞谈兵均纸上,浪传都护策无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哀台湾(其四)

瓯脱中朝本不存,可怜浩劫满乾坤。

苍生蹂躏伤盈野,红女伶仃禁闭门。

真宰诉天应掩泣,哀魂动地尚呼冤。

黄金不共辽东赎,枢部分明近寡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