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和尘外上人与陆澧夜集山寺问涅槃义兼陆生文卷

共是竹林贤,心从贝叶传。

说经看月喻,开卷爱珠连。

清净遥城外,萧疏古塔前。

应随北山子,高顶枕云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都是竹林中的贤士,内心追随着佛经的教诲。
讲经时以月亮为比喻,打开经卷喜爱字字珠玑相连。
清静之地在遥远的城外,稀疏的古塔矗立在前方。
应该像北山的隐士那样,在高山之巅枕着云朵安眠。

注释

共是:都是。
竹林贤:竹林中的贤士,竹林常用来指代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
心从:内心追随。
贝叶传:佛教经典多刻写于贝多罗树叶上,此处指佛经的教诲。
说经:讲解经文。
看月喻:以月亮为比喻来阐述道理。
开卷:打开书籍。
爱珠连:喜爱文字像珍珠一样连贯美好。
清净:清静、洁净。
遥城外:远离城市的外面。
萧疏:稀疏、寂静。
古塔前:古老的塔前。
应随:应当效仿。
北山子:指代隐居的高士,北山在这里象征隐逸之地。
高顶:高山之巅。
枕云眠:枕着云朵睡觉,形容超脱尘世的安逸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作品,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佛法的共同探讨。诗中“共是竹林贤,心从贝叶传”两句,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两人在精神上的一致和对佛学知识的追求。“说经看月喻,开卷爱珠连”则描绘了一幅静坐论道、赏析佛经的宁静图景,月亮下探讨佛理,展开书卷,每一个字词都充满了喜悦。

“清净遥城外,萧疏古塔前”两句,营造出一片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人在远离尘世的清净之地,与友人徜徉于古老佛塔之前,感受着岁月沉淀下的宁静与深邃。

最后,“应随北山子,高顶枕云眠”则表达了诗人愿意追随友人的志向,共同在精神的高峰之处安睡,枕着浮动的云朵,这里“北山子”很可能是对友人的尊称或别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佛学知识的描绘,传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和共同的精神追求,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禅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遥酬袁使君高春暮行县过报德寺见怀

江春行求瘼,偶与真境期。

见说三陵下,前朝开佛祠。

停舟仰丽刹,绣组发香墀。

咫尺空界色,天人花落时。

盛游限羸疾,悚踊瞻旌旗。

峰翠羡闲步,松声入遥思。

素高淮阳理,况负东山姿。

迨此一登览,深情见新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酬乌程杨明府华将赴渭北对月见怀

释印及秋夜,身闲境亦清。

风襟自潇洒,月意何高明。

闻说武安君,万里驱妖精。

开府集秀士,先招士林英。

晋家用元凯,亦是鲁诸生。

北望抚长剑,感君知已行。

边尘昏玉帐,杀气凝金镫。

大敌折齐俎,一书下聊城。

翻飞青云路,宿昔沧洲情。

形式: 古风

酬元主簿子球别赠

故人方远适,访我陈别情。

此夜偶禅室,一言了无生。

览君缄中宝,如搴清玉瑛。

胡为蕴高价,岁晚徒营营。

辞秩贫且病,何人见艰贞。

出无黄金橐,空歌白苧行。

威迟策驽马,独望故关树。

渺渺千里心,春风起中路。

近闻新拜命,鸾凤犹栖棘。

劝君寄一枝,且养冥冥翼。

甘泉多竹花,明年待君食。

形式: 古风

酬邢端公济春日苏台有呈袁州李使君兼书并寄辛阳王三侍御

大贤当佐世,尧时难退身。

如何丹霄侣,却在沧江滨。

柳色变又遍,莺声闻亦频。

赖逢宜春守,共赏南湖春。

营道知止足,饰躬无缁磷。

家将诗流近,迹与禅僧亲。

放旷临海门,翱翔望云津。

虽高空王说,不久山中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