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古意(其三)》,是明代诗人袁凯所作。诗中以明亮的明珠落入浊水的意象,象征着英雄才德在世俗环境中可能遭遇的困境。"团团明月珠,堕此浊水中",形象地描绘了明珠的纯洁与环境的污浊对比,暗示人才被埋没的无奈。
"光彩虽未泯,沦没岂有穷",表达了对明珠光芒依然存在的肯定,同时也揭示出这种光芒被淹没的持久性。接下来的两句"拔山固神力,举鼎亦无双",赞美了主人公的超凡力量和无人能及的才能。
然而,尽管有这样的能力,"徒有千寻绠,挽之竟何从",诗人感叹即使有再长的绳索也无法将明珠从浊水中拉出,寓意英雄的才华无法得到应有的施展。最后,诗人寄希望于"颜生不远复,斯为盖世雄",期待像颜回那样贤良的人才再次出现,成为真正的盖世英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明珠的比喻,寓言式地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以及对理想英雄的期盼。袁凯的笔触深沉而富有哲理,体现了明朝文学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