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一九二)

余见僧繇性希奇,巧妙间生梁朝时。

道子飘然为殊特,二公善绘手毫挥。

逞画图真意气异,龙行鬼走神巍巍。

饶邈虚空写尘迹,无因画得志公师。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曾见过僧繇个性独特,他的绘画技巧在梁朝时期就已出类拔萃。
而道子的风格更是超凡脱俗,他和僧繇都是擅长绘画的大师,笔下生辉。
他们的画作充满活力,龙飞鬼舞般生动,神韵非凡。
他们在虚空中描绘出尘世的痕迹,却无法完全展现出志公大师的精神风貌。

注释

僧繇:古代画家的名字,这里指吴道子。
飘然:形容道子的风格独特且超脱。
殊特:特别,与众不同。
二公:指僧繇和道子两位画家。
毫挥:用笔挥洒,形容绘画技艺高超。
逞画图:展现画作。
龙行鬼走:形容画中形象生动活泼。
神巍巍:形容画中的神韵高大。
饶邈:遥远,超越。
尘迹:人间景象,世俗痕迹。
志公师: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志公大师,这里的‘师’是对他的尊称。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古代僧繇画艺的诗歌。开篇两句“余见僧繇性希奇,巧妙间生梁朝时。”表达了诗人对于僧繇非凡才华的赞赏,以及他技艺的高超与当时梁朝艺术的盛况相得益彰。

接着,“道子飘然为殊特,二公善绘手毫挥”两句,则进一步突出了僧繇与另一位画家道子的卓尔不群,他们在绘画上的造诣各有千秋。

“逞画图真意气异,龙行鬼走神巍巍。”这两句诗强调了他们的画作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充满了生机与动感,龙的雄壮和鬼的飘逸都展现了画家非凡的艺术才华。

最后,“饶邈虚空写尘迹,无因画得志公师。”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以及僧繇等人的绘画技艺能够捕捉到难以言传的意境和精神内涵,仿佛在虚空中书写着尘世间难以触及的轨迹。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这几位古代画家的崇敬之情,并通过他们的作品感受到了艺术的超越性与神圣。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一九五)

千生万死凡几生,生死来去转迷情。

不识心中无价宝,犹似盲驴信脚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诗三百三首(其一九六)

老病残年百有馀,面黄头白好山居。

布裘拥质随缘过,岂羡人间巧样模。

心神用尽为名利,百种贪婪进己躯。

浮生幻化如灯烬,冢内埋身是有无。

形式: 古风

诗三百三首(其二○一)

寒山顶上月轮孤,照见晴空一物无。

可贵天然无价宝,埋在五阴溺身躯。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诗三百三首(其二○二)

我向前溪照碧流,或向岩边坐磐石。

心似孤云无所依,悠悠世事何须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