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寒空此夜落文星,星落文留万古名。
入室几人成弟子,为儒是处哭先生。
家无谏草逢明代,国有遗篇续正声。
晓向平原陈葬礼,悲风吹雨湿铭旌。
这首诗是一篇悼念故人的作品,充满了哀伤和怀旧的情感。诗人通过对夜空中落下的文星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之情,以及希望其名字能够流传千古。"入室几人成弟子"一句,则显示出逝者生前作为教师的威望和影响力,"为儒是处哭先生"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逝者的尊敬与哀悼。
"家无谏草逢明代"这一联暗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意在通过古人的智慧来安慰自己。紧接着的"国有遗篇续正声"表达了希望能够继承和发扬逝者留下的学术思想或文学作品,以此来纪念他。
最后两句"晓向平原陈葬礼,悲风吹雨湿铭旌"则描绘了一幅凄凉的葬礼场景。诗人在清晨的平原上为逝者举行丧事,悲哀之情溢于言表,而那被风雨打湿的墓碑上的文字,更是增添了几分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葬礼细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深切哀思的情绪。诗人不仅表达了个人的哀悼之情,也强调了逝者在学术上的重要性,以及对其思想和精神的传承。
不详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日夜役神多损寿,先生下世未中年。
撰碑纵托登龙伴,营奠应支卖鹤钱。
孤垄阴风吹细草,空窗湿气渍残篇。
人间别更无冤事,到此谁能与问天。
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
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
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
那知兹夕兴,不与古人同。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此地似乡国,堪为朝夕吟。
云藏吴相庙,树引越山禽。
潮落海人散,钟迟秋寺深。
我来无旧识,谁见寂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