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镜

婵娟本家镜,与妾归君子。

每忆并照时,相逢明月里。

春风忽分影,白日难依倚。

珠粉不结花,玉珰宁辉耳。

心期不可见,不保长如此。

华发一欺人,青铜化为鬼。

良人有归日,肯学妖桃李。

瑶匣若浮云,冥冥藏玉水。

侍儿不遣照,恐学孤鸾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婵娟如同自家镜子,陪伴我回归君子身边。
每当想起并肩照耀的时刻,我们在明亮月光下重逢。
春风忽然吹散了我们的影子,白日也不能再为我们遮挡。
珍珠般的妆粉不再结成花朵,玉耳环的光泽也不再闪耀。
心中的期待难以实现,不能保证永远如此。
青春逝去,白发欺人,铜镜化作尘土中的鬼魅。
如果良人有归来的日子,他是否会像妖艳的桃李一样改变心意?
精美的盒子如浮云般飘渺,深藏在神秘的玉水中。
侍女们不让我照镜子,怕我会像孤独的鸾鸟一般死去。

注释

婵娟:明亮的月亮。
镜:镜子。
妾:女子自称。
君子:尊贵的丈夫。
并照:一起照镜子。
明月:明亮的月亮。
春风:春风。
白日:白天。
珠粉:珍珠般的妆粉。
玉珰:玉耳环。
心期:内心期盼。
如此:这样。
华发:白发。
青铜:铜镜。
良人:丈夫。
妖桃李:比喻变心的人。
瑶匣:精致的盒子。
冥冥:深远莫测。
侍儿:侍女。
孤鸾:孤独的鸾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开篇便以“婵娟本家镜”起兴,通过镜子这一古老而神秘的物品,引出了与之共度时光的对象——“君子”。诗人在每一次面对这镜子时,都会忆起和那位君子的共同时刻,那是明月当空的夜晚。春风一至,这些美好的回忆便如同分离的影子,变得遥不可及。

接下来,“珠粉不结花,玉珰宁辉耳”则描绘了一种虽然有着华丽外表,但内里却无生命力的状态。这不仅是对物品的描述,更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他们的心愿和期盼如同无法实现的梦幻,难以触及。

“华发一欺人,青铜化为鬼”则透露出一种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变化。美好的头发如同欺骗了人们,而坚固的青铜也终将变为无形的鬼影,这是对物质世界易逝性的深刻感慨。

诗人在后面提到“良人有归日,肯学妖桃李”,这里的“良人”指的是那些美好而值得怀念的人或事,他们终将有一天回到人们的视野中。而“妖桃李”则是传说中的仙果,它们能够让人长生不老。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愿望,希望自己也能像这些神奇的事物一样,不被时间遗忘。

瑶匣如同浮动的云朵,玉水深不可测,这是对美好事物所处环境的一种描绘,它们就像是隐藏在云雾之中的珍宝,难以觅摸。最后,“侍儿不遣照,恐学孤鸾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失去这些美好的恐惧,他们害怕自己的结局会如同传说中的孤鸾一般,孤独而无声息地消逝。

整首诗通过对旧镜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深刻的怀旧情感和对生命易逝性的思考。

收录诗词(196)

鲍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字:德源

相关古诗词

玉山谣奉送王隐者

凤皇城南玉山高,石脚耸立争雄豪。

攒峰胎玉气色润,百泉透云流不尽。

万古分明对眼开,五烟窈窕呈祥近。

有客师事金身仙,用金买得山中田。

闲开玉水灌芝草,静醉天酒松间眠。

心期南溟万里外,出山几遇光阴改。

水玉丁东不可闻,冰华皎洁应如待。

秋风引吾歌去来,玉山綵翠遥相催。

殷勤千树玉山顶,碧洞寥寥寒锦苔。

形式: 古风

白露

清蝉暂休响,丰露还移色。

金飙爽晨华,玉壶增夜刻。

已低疏萤燄,稍减哀蝉力。

迎社促燕心,助风劳雁翼。

一悲纨扇情,再想清浅忆。

高高拜月归,轧轧挑灯织。

盈盈玉盘泪,何处无消息。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会仙歌

轻轻濛濛,龙言凤语何从容,耳有响兮目无踪。

杳杳默默,花张锦织。王母初自昆崙来。

茅盈王方平在侧。

青毛仙鸟衔锦符,谨上阿环起居王母书。

始知仙事亦多故,一隔绛河千岁馀。

详玉字,多喜气,瑶台明月来堕地。

冠剑低昂蹈舞频,礼容尽若君臣事。

愿言小仙艺,姓名许飞琼,洞阴玉磬敲天声。

乐王母,一送玉杯长命酒。

碧花醉,灵扬扬,笑赐二子长生方。

二子未及伸拜谢,苍苍上兮皇皇下。

形式: 古风

杂曲歌辞.壮士行

西方太白高,壮士羞病死。

心知报恩处,对酒歌易水。

砂鸿嗥天末,横剑别妻子。

苏武执节归,班超束书起。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