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

清蝉暂休响,丰露还移色。

金飙爽晨华,玉壶增夜刻。

已低疏萤燄,稍减哀蝉力。

迎社促燕心,助风劳雁翼。

一悲纨扇情,再想清浅忆。

高高拜月归,轧轧挑灯织。

盈盈玉盘泪,何处无消息。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翻译

蝉鸣暂时停止,露水变换着光泽。
清晨的金风吹拂,夜晚的玉壶更显清凉。
稀疏的萤火虫光,蝉声略显凄凉。
迎接社日,燕子心急如焚,助力大雁展翅飞翔。
想起纨扇的往事,又勾起往昔清澈的记忆。
虔诚地向月亮礼拜后,挑灯纺织,心中满是思念。
晶莹的泪水如玉盘中的露珠,哪里没有你的消息呢?

注释

清蝉:安静的蝉。
丰露:饱满的露水。
金飙:金色的微风。
玉壶:玉制的酒壶,比喻清凉的夜晚。
萤燄:萤火虫的光。
哀蝉:哀伤的蝉鸣。
迎社:迎接社日活动。
促燕心:催促燕子的心意。
纨扇:薄而精致的扇子。
清浅:清澈而浅淡。
拜月:向月亮祈祷。
轧轧挑灯:织布机的声音。
盈盈:满满的样子。
玉盘泪:形容泪水晶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日的宁静与淡淡的忧伤。开篇"清蝉暂休响,丰露还移色",通过蝉鸣声的暂停和露水滴落的颜色变化,展现了秋天特有的宁静氛围。接着"金飙爽晨华,玉壶增夜刻"则是对秋日清晨阳光与夜晚时间流逝的描写,用以金银比喻的早晨和用玉比喻的夜晚,勾勒出秋天的明丽与深邃。

诗人接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变化:"已低疏萤燄,稍减哀蝉力",通过萤火虫不再飞舞和蝉鸣声减弱,隐喻着自己心中的忧伤已经有所缓解。然而这种平静并未持续,随后的"迎社促燕心,助风劳雁翼"表明诗人内心仍旧在为某种事情感到焦虑和努力。

情感的波动在"一悲纨扇情,再想清浅忆"中达到了高潮。诗人用扇子来比喻自己的忧伤,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随后"高高拜月归,轧轧挑灯织"则是夜晚时分,诗人在明亮的月光下或是在室内挑灯织布的情景,这些平凡的动作背后却蕴含着深深的孤独与寂寞。

结尾处,"盈盈玉盘泪,何处无消息"用晶莹剔透的玉盘和流淌的泪水来表达诗人心中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诗句中的“盈盈”形容泪水充满而又细腻,“何处无消息”则是对远方亲人音讯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于信息传递不畅的时代背景下的孤独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写,将秋天宁静而又带有淡淡忧伤的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

收录诗词(196)

鲍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字:德源

相关古诗词

会仙歌

轻轻濛濛,龙言凤语何从容,耳有响兮目无踪。

杳杳默默,花张锦织。王母初自昆崙来。

茅盈王方平在侧。

青毛仙鸟衔锦符,谨上阿环起居王母书。

始知仙事亦多故,一隔绛河千岁馀。

详玉字,多喜气,瑶台明月来堕地。

冠剑低昂蹈舞频,礼容尽若君臣事。

愿言小仙艺,姓名许飞琼,洞阴玉磬敲天声。

乐王母,一送玉杯长命酒。

碧花醉,灵扬扬,笑赐二子长生方。

二子未及伸拜谢,苍苍上兮皇皇下。

形式: 古风

杂曲歌辞.壮士行

西方太白高,壮士羞病死。

心知报恩处,对酒歌易水。

砂鸿嗥天末,横剑别妻子。

苏武执节归,班超束书起。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纸]韵

杂曲歌辞.羽林行

朝出羽林宫,入参云台议。

独请万里行,不奏和亲事。

君王重年少,深纳开边利。

宝马雕玉鞍,一朝从万骑。

煌煌都门外,祖帐光七贵。

歌钟乐行军,云物惨别地。

箫笳整部曲,幢盖动郊次。

临风亲戚怀,满袖儿女泪。

行行复何赠,长剑报恩字。

形式: 乐府曲辞

杂曲歌辞.鸣雁行

七月朔方雁心苦,联影翻空落南土。

八月江南阴复晴,浮云绕天难夜行。

羽翼劳痛心虚惊,一声相呼百处鸣。

楚童夜宿烟波侧,沙上布罗连草色。

月暗风悲欲下天,不知何处容栖息。

楚童胡为伤我神,尔不曾任远行人。

江南羽族本不少,宁得网罗此客鸟。

形式: 乐府曲辞